PAGE
PAGE1
农村污水治理法律问题研究
目录
TOC\o1-2\h\u19389农村污水治理法律问题研究 1
598一、引言 1
5851.研究背景 1
219302.研究意义 2
26251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制度现状及地方立法 2
17614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制度现状 2
8581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地方立法面临的问题 2
26186三、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7471.农村污水治理现状 3
14637(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总体偏低 3
19241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 4
11102四、农村污水治理的法制完善 5
273791.立法需要规范的社会关系 5
254782.立法重点解决的事项 6
3082五、结论和展望 7
31519参考文献 9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2021年,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的胜利,农名不再担心吃不饱、穿不暖。危房改造、改水改厕也解决了农村住房和饮水如厕问题,农村民生问题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目前农村虽然已经实现了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但农村污水的治理工作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为了响应乡村振兴,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农村居住环境变得更好。在之前开展的污水治理工作中,人们只注重了城市污水治理,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关注少之又少。近年来,农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抽水马桶和各类清洁剂的使用让农村生活污水化学成分更加多样化,这不但会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还会给污水治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实地调查显示,大部分村民还是选择就地排放生活污水,农村道路及大小巷道污水遍地,空气质量很差,非常不利于营造农村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再加上农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各村落之间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普遍薄弱,这就给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的考验和难题。目前我国农村污水治理体系还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如果任由污水排放不加以处理,将会对农村人居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必然阻碍美丽乡村建设。所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关键,其突破性的转变和可持续性的运营,是我国乡村环境治理的一个长期发展目标。从长远来看,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2.研究意义
目前关于农村污水治理的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农村污水治理的是否可行、是否有必要针对农村污水治理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立法的具体内容和过程有过多的涉及,地方立法需要必要的政策指导,本文试图通过对地方立法的研究,来弥补农村污水治理立法工作的理论空白。
通过实地考察,作者全面了解目前部分农村污水治理立法的现状,针对权责不明、资金短缺等问题,探讨农村污水治理法律制度的可行性,对建立完善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相应的法律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制度现状及地方立法
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制度现状
加强环境保护、防治环境污染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都有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适当加大财政投入,应该为辖区内的生态环境质量承担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明确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地方污水治理工作居于主导地位,集中处理农村污水,集体建设污水处理设备,并保障这些设施的运行。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过多针对农村污水治理方面的规范性要求。目前,也尚未出台关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部门规章。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地方立法面临的问题
(1)缺少完备的政策引领
随着生态文明被历史性地写入党章、写入宪法,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文件,但这些政策往往只具有宣传性的特质,只能为地方出台政策指明方向,并不能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以甘肃省为例,到2018年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时,才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列为工作重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也开始受到关注。2019年甘肃省印发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1+9”政策体系文件,对农村饮水安全、改厕、村庄清洁行动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但这几者之间又相互影响。为了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农村改水厕接入自来水,自然就形成了大量污水,由此也产生了污水治理的客观需求。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村庄清洁行动,也就不会产生农村污水处理的一系列问题。这两项工作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是存在矛盾的。因此,地方立法仅凭借政策指导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2)可以参考的立法经验不足
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影响了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法律制度的修订主要是针对城市发展。虽然农村的发展状况更令人担忧,所需要的政策倾斜力度更大,但长期以来,农村的发展问题始终被边缘化,具体到生态环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