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应急避难场所标志地方标准.pdf
文件大小:194.8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7
总字数:约3.76千字
文档摘要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地方标准

编制说明

陕西省地震局

二○○九年六月

1/61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标准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

本标准由陕西省应急管理办公室、陕西省地震局提出,由陕西省

地震局应急救援处、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两部门共同起草。本标准在

起草过程中参考了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安全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起草的相关标准,借鉴了北京、天津市制定地方标准的实

际经验,分析了陕西防灾减灾实际情况,尽可能使标准本身具备适应

性和可操作性。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5月初完成了《应

急避难场所标志》初稿。2009年5月26日,陕西省应急管理办公室

组织全省应急管理方面专家对该标准进行了讨论,专家听取了标准

绍,提出了修改意见,我们在跟专家深入沟通的基础上,采纳了专家

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并对本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2编制目的

自200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

施以来,有效处置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已经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现有的城镇整体防

灾功能与现代化建设不相协调的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应急管理工作任

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十一五”期间陕西省突发公共

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中国地震局《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建设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和建

设的意见”等法规和文件精神,吸取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经验教训,结

合我省实际,为进一步规范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的管理,将应急避难场

所标志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特制订本地方标准。

2/62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3编制依据

本标准依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

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

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编写。本标准

参照了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1734—2008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DB11/224-2004北京市地

方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DB12/330—2007天津市地方标

准《应急避难场所标志》以及图形符号、标志类的相关国家标准。

4标准编制

4.1标准编制的主要原则

4.1.1统一性

文字的编写、词语的运用、图形符号颜色的设计都本着统一的原

则,使用保持前后一致。图形符号的颜色根据人视觉对不同颜色的反

应对本标准内符号的颜色进行设置,符合GB/T5698-2001关于色调

的规定。

4.1.2时效性

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将于2009年10月1日

实施,该标准在提示标志中规定了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式样,该项规

定等同采用ISO7010中的图形符号。因此,本标准关于应急避难场

所标志的规定不同于北京、天津地方标准的规定,而是采用了国家强

制性标准的要求。

图形符号的顺序是按GB21734-2008规定的“基本设施-一般设

施-综合设施”来排序的,使得主次更加清楚,该项标准已与

3/63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200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另外此标准在编制过程中还参考了

这两年新颁布其他相关国家标准,保证了本标准的时效性。

4.1.3可操作性

本标准对图形符号统一做了规定,并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