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2019)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节《初识画笔》说课稿及反思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川教版(2019)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节《初识画笔》说课稿及反思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川教版(2019)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节《初识画笔》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1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通过画笔工具的使用,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够熟练使用鼠标和键盘,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一定的了解。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在绘画和设计方面有较好的天赋,能够快速掌握画笔工具的使用;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在操作技巧上较为生疏,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在知识方面,学生对画笔工具的基本功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更高级的绘图技巧和创意设计可能缺乏经验。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绘图任务,而有些学生则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示范。
在素质方面,学生的信息素养正在逐步提高,但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还有待加强。在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都会对课程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些学情,本节课将注重以下方面:首先,通过示范和互动,帮助学生掌握画笔工具的基本操作;其次,通过设计富有创意的绘图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信息素养。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川教版(2019)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初识画笔》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实验器材:准备电脑设备,确保每名学生都有机会操作画笔工具。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安排实验操作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一幅由学生自己绘制的简单画笔作品,引发学生兴趣。
2.提出问题:这幅画是如何用画笔工具完成的?画笔有哪些功能?
3.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画笔功能,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画笔工具的介绍:讲解画笔工具的界面布局、功能按钮及使用方法。
2.绘图实践:展示画笔工具的基本操作,如画直线、曲线、圆形等。
3.创意绘图:引导学生运用画笔工具进行创意绘图,如绘制动物、植物等。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画笔作品。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互相交流绘图心得,分享创意。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学生在绘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2.学生回答: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示范: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现场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2.学生提问:学生向教师提问,教师耐心解答。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绘图过程中发挥创意,突破常规。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反思: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过程流程如下: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20分钟)
a.画笔工具的介绍(5分钟)
b.绘图实践(10分钟)
c.创意绘图(5分钟)
3.巩固练习(15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6.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7.总结与反思(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画笔工具的历史与发展:介绍画笔工具的起源,以及在不同软件中的应用和发展。
-画笔工具的多样性:展示不同类型的画笔,如铅笔、毛笔、喷枪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数字艺术作品欣赏:展示一些优秀的数字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画笔工具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画笔工具的创意使用:介绍一些利用画笔工具进行创意设计的案例,如海报设计、动画制作等。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图书馆资源,查阅有关画笔工具的历史和发展,了解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建议学生尝试使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