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例题2)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七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例题2)”,选自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材。本节课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列举的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列举方法,以及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列举策略解决更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如排列组合等,从而加深对列举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数感与符号意识:通过列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提高运用数学符号表示问题的能力。
2.逻辑推理:培养学生运用列举策略进行有序思考和推理,发展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3.应用与创新:鼓励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列举策略,提升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运用列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
难点:1.学生可能难以掌握列举策略的系统性,导致列举不全面或重复。
2.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可能无法有效组织列举的过程,影响解题效率。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具体例题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列举的步骤和方法,如先确定一个基准点,然后有序地增加或减少条件。
2.在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列举的过程,以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列举的准确性。
3.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步适应和掌握列举策略。
4.引导学生总结列举策略的规律,如列举的顺序、条件的排列等,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固定模式。
5.鼓励学生在列举过程中进行自我检查,发现并纠正遗漏或错误,培养自我修正的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了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以及用于展示列举过程的图表。
3.教学工具:准备计数器、小卡片等辅助工具,以便于学生在列举时进行操作。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便于学生合作探究和分享列举结果。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以班级同学参加生日派对,需要安排座位为例,提出问题:“如何安排座位,才能让每位同学都满意?”
2.学生思考并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列举策略的必要性。
二、讲授新课(用时15分钟)
1.讲解列举策略的定义和作用,通过例题1引导学生理解列举策略的基本步骤。
2.讲解例题2,展示如何运用列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强调有序思考和逻辑推理。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例题2,讨论列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列举策略解决类似的问题。
2.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3.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课堂提问与师生互动(用时5分钟)
1.教师提问:“你们在运用列举策略时,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有序列举、自我检查等。
3.教师提问:“如何确保列举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学生回答,教师强调列举策略的要点,如:确定基准点、逐步增加或减少条件等。
五、课堂小结(用时3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列举策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创新环节(用时5分钟)
1.教师设计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列举策略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解答进行展示和点评,鼓励创新思维。
七、课堂延伸(用时2分钟)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列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总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列举策略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学生通过例题学习和巩固练习,能够运用列举策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排列组合、分配资源等。
3.学生在课堂提问和师生互动环节中,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展示了对列举策略的深入理解。
4.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列举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5.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能够有序地进行列举,避免了遗漏和重复,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
6.学生通过课后作业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