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一单元 “声、音、乐” 学习项目一 “音乐从振动开始” 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简谱)2025音乐七年级下册.docx
文件大小:18.29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3-27
总字数:约3.94千字
文档摘要

《声、音、乐》第1课时教案

学科

音乐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下册

共4课时

教材

人教版(简谱)(2024)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声、音、乐”是人教版(简谱)(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旨在通过学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和音乐的基本元素,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本质。本单元分为四个课时,每个课时都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第一课时“音乐从振动开始”主要探讨声音的产生原理,通过实验和体验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振动特性,并初步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和参与实践活动。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但对声音的科学原理了解较少。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音乐观念,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1.对声音的科学原理缺乏系统的认识;2.实验操作不够熟练;3.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有待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实验活动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

课时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

1.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中的声音产生原理,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现代音乐科学,培养对科学的尊重和热爱。

语言运用

1.能够准确描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2.能够用简谱记录简单的旋律。

思维能力

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音乐创作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审美创造

1.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情趣。

2.创作简单的音乐片段,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声音的产生原理。

2.声音的传播方式。

3.通过实验观察声音的振动现象。

难点

1.理解声音的传播介质和传播速度。

2.通过实验准确观察和描述声音的振动特性。

3.用简谱记录简单的旋律。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音叉、水槽、橡皮筋、鼓、纸屑、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1)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提问:你们知道音乐是如何产生的吗?

(3)引出课题:“音乐从振动开始”。

(4)简单介绍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5)展示一些乐器图片,引发学生对声音产生原理的兴趣。

(6)通过多媒体展示声音的波形图,初步了解声音的形态。

(7)讲述古代音乐文化和现代音乐科学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8)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实验准备

(1)准备好音叉、水槽、橡皮筋、鼓、纸屑等实验材料。

(2)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分组安排,确保每组学生都能参与实验。

(4)强调实验安全,提醒学生注意操作规范。

(5)演示实验步骤,确保学生理解实验目的。

(6)发放实验记录表,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7)提醒学生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保持教室整洁。

(8)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2.回答教师的提问,思考音乐的产生原理。

3.观察教师演示,了解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4.分组合作,准备实验器材。

评价任务

1.注意听讲:☆☆☆

2.积极回答:☆☆☆

3.认真记录:☆☆☆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和实验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同时,强调实验安全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实验探究

活动一:声音的产生

音叉实验

(1)教师敲击音叉,让学生观察音叉的振动。

(2)将音叉放入水槽中,观察水面的变化。

(3)解释音叉振动产生的声音波纹。

(4)引导学生讨论音叉振动与声音产生的关系。

(5)让学生自己尝试敲击音叉,观察振动现象。

(6)记录实验结果,分析音叉振动的特点。

(7)提问:为什么音叉停止振动后,声音也会消失?

(8)总结声音的产生原理。

橡皮筋实验

(1)将橡皮筋固定在桌子两端,拉紧。

(2)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其振动。

(3)改变橡皮筋的松紧程度,观察振动频率的变化。

(4)讨论橡皮筋振动与声音频率的关系。

(5)让学生自己尝试改变橡皮筋的松紧程度,观察变化。

(6)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振动频率的影响因素。

(7)提问:为什么橡皮筋越紧,振动频率越高?

(8)总结振动频率与声音的关系。

1.观察音叉振动,记录实验结果。

2.自己尝试敲击音叉,观察振动现象。

3.讨论音叉振动与声音产生的关系。

4.记录橡皮筋实验结果,分析振动频率的影响因素。

评价任务

1.观察细致:☆☆☆

2.记录准确:☆☆☆

3.讨论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音叉和橡皮筋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