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提升专题会讲话:不是所有努力都有效!融、精、活、练、效、信!六字箴言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
在这个春意渐浓的三月,我们迎来了2025年高考倒计时的关键阶段。站在二轮复习的起点上,既是对一轮复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最后冲刺阶段的谋篇布局。这几天,我走访了各个高三备考班级,听了多位骨干教师的课,也与各学科组进行了深入交流,收获颇丰。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复习景象,但也从中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今天,我们齐聚在此,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二轮复习的质量。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六个字:融、精、活、练、效、信,这六个字可以说是二轮复习的六字箴言。
第一个字,“融”,即融合。在二轮复习中,学科内知识的融合以及学科间知识的融合都至关重要。对于学科内而言,比如数学,函数、数列、几何等各个板块看似独立,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引导学生打破知识板块的壁垒,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解析几何为例,它既涉及到代数中的方程知识,又与几何图形的性质紧密相关。通过融合代数与几何的方法,能更高效地解决问题。在学科间,也存在着很多可以融合的地方。例如,物理中的力学知识在地理学科的地形地貌形成分析中就有应用;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理解政史地的材料题也大有帮助。老师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联系,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
第二个字,“精”,意味着精准和精细。精准把握高考考点是关键。二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不能盲目地“眉毛胡子一把抓”。各学科组要深入研究历年高考真题,分析命题趋势,精准定位考点。对于重点、难点和高频考点,要进行精细讲解和强化训练。比如在英语复习中,对于语法中的非谓语动词、定语从句等重点内容,要通过典型例题、专项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做到精准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为个性化辅导提供依据。
第三个字,“活”,就是灵活。一方面,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要结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化学复习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要灵活。高考题目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新问题。比如在历史学科中,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相似事件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迁移能力。
第四个字,“练”,即练习。适当的练习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必要手段。但练习要讲究策略,不能搞题海战术。老师们要精选习题,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要注重练习后的反馈和总结。每次练习后,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错题,找出原因,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例如,在数学练习中,可以让学生建立错题本,定期复习错题,避免重复犯错。
第五个字,“效”,强调的是效率和效果。在二轮复习中,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必须提高复习的效率。老师们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避免拖沓和浪费。同时,要关注复习的效果,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考试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对于学生来说,也要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比如,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各科的复习和练习,避免偏科和时间分配不合理的情况。
第六个字,“信”,包含着信心和信任。对于学生来说,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在高考备考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不能因此而失去信心。老师们要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同时,学生也要信任老师,按照老师的指导和要求进行复习。对于老师们来说,要相信学生的潜力,因材施教,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此外,学校和家长之间也要相互信任,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为学生的高考保驾护航。
除了这六字箴言,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高三的学习压力很大,学生们面临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老师们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主题班会等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调整心态。同时,也要鼓励学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只有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最后,我想对同学们说,高考是一场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希望你们能够牢记这六字箴言,合理规划时间,科学复习,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通过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在2025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我们的梦想!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