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docx
文件大小:22.63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7
总字数:约3.56千字
文档摘要

1.1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教材章节: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1.1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课时

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运动展开,包括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概念、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以及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基本运动规律,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为后续学习地球的形状、海陆分布等知识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知识的探究能力、地理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以及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将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提升对地球运动规律的理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地球自转是地球围绕自己的轴旋转,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运动。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公转周期为一年。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差,公转产生季节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教学难点:

-地球自转速度和方向的判断:难点在于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以及如何通过观察星空和日出日落判断自转速度。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关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的倾斜关系,以及这一倾斜如何影响季节变化。

-地理现象与地球运动的联系:难点在于学生将地球自转和公转与实际的地理现象(如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太阳高度角变化)建立联系,并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如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直观展示地球的运动轨迹和现象。

2.实物模型:使用地球仪和太阳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受地球的运动。

3.网络资源:引入相关地理网站和视频,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独特性,提出问题:“为什么地球上有生命存在?”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地球的形状、地球上的水等,为学习地球的宇宙环境做铺垫。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

a.地球自转:讲解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时差、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

b.地球公转:讲解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如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举例说明:

a.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现象。

b.利用地球仪和太阳模型,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互动探究:

a.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b.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现象。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

a.学生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巩固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

b.学生绘制地球自转和公转示意图,加深对地球运动轨迹的认识。

-教师指导:

a.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b.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地理现象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重要性。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a.查阅资料,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其他相关知识点。

b.收集生活中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的实例,进行整理和分析。

c.准备下一节课的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发现。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介绍地球自转对气候、生物节律、时间计算等方面的影响。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探讨地球公转对季节、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等地理现象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观测:介绍古代天文观测工具和现代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如日晷、天文望远镜等。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