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1 疆域(第1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001].docx
文件大小:22.02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7
总字数:约3.22千字
文档摘要

1.1疆域(第1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疆域”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疆域的广阔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我国疆域的基本特征,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空间观念:通过地图和实地观察,使学生理解我国疆域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特点。

2.培养区域认知: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增强对国家地理格局的认识。

3.发展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疆域特征,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4.强化综合思维:综合运用地理、历史、文化等多学科知识,分析疆域变迁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基本的地理知识,如地图的阅读、国家的基本概况等。但对于我国疆域的广阔性和复杂性,以及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可能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八年级学生对地理学科普遍保持一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直观的地图和图片来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但可能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视觉学习,通过图像和地图来获取信息。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理解我国疆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时可能会遇到困难,例如不同地理区域的气候、地形、植被等特征难以记忆和区分。此外,对于疆域变迁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当的辅导和帮助,以克服这些困难。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地理挂图、地球仪、投影仪、计算机。

2.课程平台:人教版地理教材配套资源网站。

3.信息化资源:中国疆域分布相关视频、图片、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4.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实地考察(如条件允许)。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我国疆域广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我国疆域究竟有多大?它有哪些独特的地理特征?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疆域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我们如何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国的疆域?

3.学生分享: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简要介绍自己了解的我国疆域情况。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我国疆域的基本概况:介绍我国疆域的地理位置、面积、四至点等基本知识。

2.疆域的多样性:讲解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如地形、气候、植被、民族等。

3.疆域变迁:分析我国疆域变迁的历史背景,如古代边疆的开拓、近代的领土争端等。

4.疆域与国家发展:阐述疆域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如资源丰富、战略地位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填空题: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关于我国疆域的填空题。

2.判断题:请学生判断关于我国疆域的陈述是否正确。

3.讨论题:分组讨论:我国疆域的变迁对国家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疆域的基本概况有哪些?

-我国疆域的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疆域变迁对国家发展有哪些影响?

2.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疆域相关问题的疑问,教师解答。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疆域的认识和理解。

2.学生与学生互动:请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如何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国的疆域。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提升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我国疆域的分布特点。

2.培养区域认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增强对国家地理格局的认识。

3.发展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4.强化综合思维: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地理、历史、文化等多学科知识,分析疆域变迁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20分钟

3.巩固练习:10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6.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我国疆域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面积、四至点等关键信息。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如地形、气候、植被、民族等。

学生能够理解我国疆域变迁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包括古代边疆的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