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种子植物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3.1.2种子植物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植物的世界第二节“种子植物”。主要内容包括:被子植物的特征、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以及种子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种子植物的特征,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并认识到种子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包括:1)观察与实验能力,通过观察植物种子和果实,学习实验操作技能;2)科学探究能力,通过探究种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的能力;3)生命观念,使学生理解种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生态作用,形成对生命现象的初步认识;4)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到种子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可能已经对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植物的基本分类,如藻类、苔藓、蕨类等。然而,对于种子植物,尤其是被子植物的特征和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学生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学生对种子植物的学习是一个从基础到深入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生物世界有着天然的探索兴趣。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和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更依赖于文字描述和理论分析。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种子植物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首先,对被子植物的特征和分类的理解可能存在混淆;其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涉及微观结构,学生可能难以直观理解;最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理解种子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可能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教学中需要注重直观教学,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例讲解被子植物的特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设计“种子植物成长记”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阶段的种子植物,体验其生长发育过程,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3.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种子植物的生长图片和视频,以及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概念。
4.安排“果实与种子分类”小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不同种子的形态结构,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角色: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植物的基本分类,今天我们将深入探索植物世界的另一个重要群体——种子植物。你们对种子植物有什么样的印象呢?
2.学生学习: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种子植物的了解。
二、新课讲授
1.老师角色: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被子植物的特征。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级的植物,它们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2.学生学习:老师讲解被子植物的特征,包括具有真正的花、果实和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等。
3.老师角色: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呢?
4.学生学习:老师通过展示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5.老师角色:同学们,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涉及哪些步骤?谁能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6.学生学习: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和动画展示,回答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包括受精、子房发育、种子成熟等步骤。
7.老师角色: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种子植物成长记”的角色扮演活动。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扮演一个不同阶段的种子植物,体验其生长发育过程。
8.学生学习: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活动,通过扮演不同阶段的种子植物,加深对生长发育过程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
1.老师角色:下面,我们来完成一个果实与种子分类的小组实验。请大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学生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果实与种子分类实验,观察不同种子的形态结构。
3.老师角色:同学们,实验过程中,你们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
4.学生学习:学生分享实验观察结果,老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
1.老师角色:今天我们学习了种子植物的特征和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大家掌握了哪些知识点?
2.学生学习: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3.老师角色:最后,我们来思考一下,种子植物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4.学生学习:学生讨论种子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如提供食物、药材等。
五、布置作业
1.老师角色:同学们,今天的作业是:请以“种子植物与我”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种子植物的认识和感悟。
2.学生学习:学生根据老师的布置,认真完成作业。
六、课堂评价
1.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