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初中部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16.11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7
总字数:约3.55千字
文档摘要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初中部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初中部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为主题,以新版人教版教材为依据,紧密围绕课本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理解其性质,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思维。学生将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等基础知识。他们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并能识别常见化学试剂。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对探究未知现象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学生的学习风格以动手实践为主,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部分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实验现象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此外,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安全问题,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和纠正。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用于讲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二氧化碳制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

3.讨论法:鼓励学生在实验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课堂信息传递效率。

2.实验操作视频:演示实验操作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步骤。

3.互动式教学软件:通过在线实验模拟,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增强学习体验。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生活中的二氧化碳应用,如碳酸饮料、灭火器等,引发学生思考。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实验原理讲解:介绍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原理和实验步骤,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2.实验操作演示:教师演示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讲解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3.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实验操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二氧化碳制取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2.课堂讨论: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内容:针对实验操作、原理和现象等方面进行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提高课堂参与度。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实验现象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探讨二氧化碳的性质。

2.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和实验设计,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在环境、能源等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讨论二氧化碳的制取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七、总结归纳(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时间分配:

导入环节:5分钟

讲授新课:15分钟

巩固练习:10分钟

课堂提问:5分钟

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实验原理和性质,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具体包括:

-熟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方法,如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等。

-认识到二氧化碳在灭火、饮料制造、人工降雨等领域的应用。

2.技能提升:

-实验操作技能: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二氧化碳制取实验的步骤和技巧,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观察与分析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遇到实验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决,培养了问题解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