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24课《石壕吏》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文件大小:17.37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7
总字数:约4.3千字
文档摘要

第24课《石壕吏》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石壕吏》是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言文,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三吏》组诗。本诗通过讲述石壕吏与百姓之间的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官民关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教材安排本诗在八年级下册,旨在让学生在掌握一定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够准确朗读、理解并背诵《石壕吏》,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方法,提高文言词汇的积累与运用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通过诗歌分析古代社会现象,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对文学作品主题和情感的理解能力。

3.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杜甫及其诗歌创作背景,感受唐代文学的艺术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和评价古代诗歌的美学价值,激发文学创作的灵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掌握《石壕吏》的诗意及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理解诗中的社会背景和深层含义。

难点:

1.文言文中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诗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把握。

解决办法:

1.对于诗意和文言文技巧的掌握,将采用逐句讲解和集体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节奏,通过小组合作查找工具书来理解生僻词汇。

2.针对生僻词汇和句式,将提供注释和现代汉语翻译,帮助学生逐步理解。

3.对于诗中的社会背景和深层含义,将引入历史背景资料,结合时代背景讲解,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象征和隐喻手法。

4.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诗中人物的情感和行为,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意。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配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石壕吏》诗歌原文及注释的电子文档,杜甫生平介绍,唐代历史背景资料。

3.多媒体资源:收集与《石壕吏》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包括诗歌朗诵、历史背景介绍等。

4.教室布置:设置诗歌讨论区,准备白板和书写工具,方便学生讨论和记录。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石壕吏》预习资料,包括诗歌原文、注释、背景资料,要求学生预习并理解诗意。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诗中反映了哪些社会问题?”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歌背后的深层含义。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学生反馈和在线平台,监控学生的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自主阅读《石壕吏》,理解诗意和背景。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学生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在线平台。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和在线平台进行资源分享和进度监控。

作用与目的: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杜甫创作《三吏》的背景故事,引入《石壕吏》的学习。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诗中的文言文难点,如“石壕吏”的身份和职责。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讨论诗中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阶级矛盾。

解答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诗中社会问题的理解。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难点和诗意。

实践活动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诗意。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理解诗歌内容。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石壕吏》的课后练习,包括翻译诗句和理解诗中情感。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杜甫其他诗作的阅读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拓展资源,进一步学习杜甫的诗歌。

反思总结: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收获。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提升学习效果。

作用与目的: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点梳理

1.《石壕吏》诗歌内容概述

《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诗中通过讲述石壕吏与百姓之间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官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表达了诗人对底层百姓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全诗共分为四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