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陕西省石泉县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说课稿 北师大版.docx
文件大小:16.06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7
总字数:约3.29千字
文档摘要

陕西省石泉县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说课稿北师大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陕西省石泉县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广泛应用,以及电气时代的到来。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学生在八年级学习到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同时,本节课还涉及到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学生在科学课上学习的知识相联系。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通过学习电气时代的来临,学生能够形成对科技进步与工业革命关系的深刻理解,提升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敬畏之心,激发创新意识;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电气时代来临的背景和原因,包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革新和社会需求。

②掌握电气时代主要发明和创新,如电灯、电动机、电话、电报等,以及它们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分析电气时代对工业结构、社会生活和世界格局的变革作用。

2.教学难点,

①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形成对电气时代来临的整体认识。

②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理解电气时代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③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角度分析电气时代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陕西省石泉县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7课《电气时代的来临》。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照片、电气产品的发展历程图、相关历史事件的纪录片等。

3.教学工具:准备白板或投影仪,以便展示教学内容和辅助材料。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便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讲台附近布置实验操作台,用于展示电气设备的原理和操作。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一些经典图片,如蒸汽机和电灯泡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回顾旧知:提问学生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知识,如蒸汽机的发明和影响,让学生回顾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电气时代的背景,包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革新和社会需求,强调电力作为新能源的地位。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电灯、电动机、电话、电报等电气产品的图片和简短介绍,帮助学生理解电气技术的应用和影响。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电气技术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影响,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选择题和简答题,以加深对电气时代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指导: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电气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电气技术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科技发展的可能性。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电气时代的相关章节,并完成课后思考题。

-安排小组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并整理电气时代的相关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课堂展示。

6.课堂展示(约15分钟)

-学生展示:每组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分享他们收集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探索。

7.课堂反思(约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提出改进建议,并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知识点梳理

1.电气时代的背景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资本积累的增加,以及市场的扩大。

-电力作为新能源的地位:电力开始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

2.电气时代的主要发明和创新

-电灯:托马斯·爱迪生的改进型白炽灯,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照明。

-电动机:电动机的应用使得工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推动了机械化进程。

-电话: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传递和人际交流。

-电报:莫尔斯电码的电报技术,实现了远距离信息传递。

3.电气时代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工业生产:电动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规模化。

-交通运输:电气化铁路、电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