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第1节第1课时细胞增殖和有丝分裂说课稿苏教版必修1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第1节第1课时细胞增殖和有丝分裂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
3.授课时间:2024年9月2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生物学科学思维、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学生将通过观察细胞增殖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机制,建立生命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生命观念。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生物学意义,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对科学研究的尊重态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学生需要掌握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及其特点,能够识别并描述这些阶段的变化。
-重点二:有丝分裂的意义。理解有丝分裂在生物体生长发育、组织修复和细胞更新中的作用,以及与遗传信息传递的关系。
2.教学难点
-难点一:有丝分裂各阶段的具体变化。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染色质和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以及核膜、核仁的消失和重建。
-难点二:同源染色体分离和着丝粒分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同源染色体如何配对、分离,以及着丝粒在分裂过程中的作用。
-难点三: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学生可能难以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染色体行为、细胞数目变化和遗传多样性产生方面的差异。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多媒体教学,通过PPT展示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直观展示细胞结构和变化过程。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组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利用实验模拟,如制作细胞有丝分裂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
4.课后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让学生分析有丝分裂异常对生物体的影响,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PPT和视频资料,要求学生预习细胞有丝分裂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有丝分裂的目的是什么?”“染色体的行为有哪些特点?”等,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班级微信群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预习任务。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资料,了解有丝分裂的基本知识。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提交预习笔记或思维导图,展示预习成果。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和微信,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分裂的动画,激发学生对有丝分裂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以及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如染色体的复制、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等。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如“为什么同源染色体要配对?”等,进行解答。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有丝分裂的机制。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与同学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有丝分裂的原理。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关于有丝分裂的案例分析作业,要求学生分析有丝分裂异常对生物体的影响。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书籍和在线资源,如科学杂志文章、视频讲座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拓展资源,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反思总结: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反思总结法:学生通过反思,提升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的能力。
知识点梳理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修复损伤的基础过程。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章节,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一、细胞增殖概述
1.细胞增殖的概念:细胞通过分裂增加数量,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修复损伤的基础。
2.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