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一、教材分析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是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的重要内容。本课主要介绍了两宋时期政治制度、军事制度及其特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两宋时期政治、军事的发展脉络,以及这一时期的特点和影响。本课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教学实际,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两宋时期的历史。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生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两宋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原因和影响;培养时空观念,理解历史事件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发展变化;通过史料实证,学会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历史解释能力,分析两宋政治军事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同时激发学生对历史和家国的热爱与责任感。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隋唐时期的历史,对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可能已经了解了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等政治制度,以及唐朝的军事制度和社会风貌。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高中学生对历史课程通常具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历史。他们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分析历史事件来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学习风格上,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善于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问题。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两宋政治和军事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对两宋时期复杂政治、军事制度理解困难;二是缺乏对两宋时期历史背景的全面把握,难以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三是由于两宋时期历史资料相对较少,学生在进行史料分析时可能感到信息不足。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探究能力。
2.教学活动:设计“两宋政治军事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辩论两宋时期的政治军事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教学媒体使用:利用多媒体展示两宋时期的政治地图、军事设施图片和相关的历史文献,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历史背景和制度特点。同时,结合历史纪录片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1)展示两宋时期的地图和代表性建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从这些图片中感受到两宋时期的历史氛围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时期的政治和军事特点。”
(2)播放一段关于两宋时期的简短历史视频,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3)提出问题:“接下来,请大家谈谈自己对两宋时期政治和军事的初步印象。”
2.讲授新知(20分钟)
(1)政治制度
-讲解科举制度在两宋的发展,包括考试内容、选拔方式等。
-分析宋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如增设枢密院、三司等机构。
-探讨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如路、州、县三级制。
(2)军事制度
-介绍宋代军事编制和兵制,如禁军、厢军、乡兵等。
-讲解宋代军事战术和武器的发展,如火器、水战等。
-分析宋代军事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案例分析
-以“靖康之变”为例,分析两宋政治、军事制度的弱点。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两宋时期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3.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针对两宋时期的政治、军事制度,分组讨论其优缺点,并阐述理由。
(2)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4.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两宋时期政治、军事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2)引导学生思考:两宋时期政治、军事制度的发展对我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5.作业布置(5分钟)
(1)课后阅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关于两宋政治、军事制度的相关内容,加深理解。
(2)思考题: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两宋时期政治、军事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并撰写一篇短文。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2.能力提升:
(1)历史思维能力:学生在分析两宋时期政治、军事制度时,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史料分析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从历史文献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讨论两宋政治、军事制度的优缺点时,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逻辑论证,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两宋时期的历史,学生能够增强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