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说课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本课为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内容,以“人民解放战争”为主题,通过讲述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战役,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英勇斗争精神。教材内容紧扣历史事实,紧密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通过分析解放战争的历史资料,提高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引导学生理解解放战争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3.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及其重要战役的时间、地点、指挥官和主要战果。
②解放战争中的重大转折点,如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及其对中国革命胜利的意义。
③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政策调整及其对战争走向的影响。
2.教学难点
①解放战争时期复杂多变的战争形势和战略战术的运用,如运动战、游击战等。
②解放战争中的社会变革,如土地改革、工商业改造等,及其对战争胜利的支撑作用。
③解放战争的历史评价,包括对国共两党的评价、对战争性质的评价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4课的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图片、战役地图、相关历史人物的介绍等。
3.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以便展示教学资源。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确保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互动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解放战争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解放战争有什么了解?有哪些重要的战役和事件?
二、新课讲授
1.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
教师简要介绍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包括国共两党的矛盾、抗日战争后的国内局势等。
学生跟随教师回顾历史背景,了解解放战争产生的必然性。
2.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役
教师重点讲解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①辽沈战役
a.教师讲解战役时间、地点、指挥官、主要战果。
b.学生分组讨论:辽沈战役对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
c.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②淮海战役
a.教师讲解战役时间、地点、指挥官、主要战果。
b.学生分组讨论:淮海战役在解放战争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c.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③平津战役
a.教师讲解战役时间、地点、指挥官、主要战果。
b.学生分组讨论:平津战役对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何影响?
c.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3.解放战争中的社会变革
教师介绍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变革,如土地改革、工商业改造等。
学生分组讨论:社会变革对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何作用?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4.解放战争的历史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对解放战争进行评价,包括对国共两党的评价、对战争性质的评价等。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评价解放战争?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三、巩固练习
1.教师提出与解放战争相关的问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解放战争的历史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深入学习做准备。
拓展与延伸
1.《解放战争纪实》:这本书详细记载了解放战争的全过程,包括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
2.《毛泽东选集》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章:如《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这些文章反映了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的理论思考和战略部署。
3.《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关于解放战争章节: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历史背景和详细的历史资料,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解放战争的历史意义。
二、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学生可以阅读《解放军战争纪实》等书籍,深入了解解放战争的历史细节,特别是那些重要战役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2.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毛泽东选集》等文献,了解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思想发展和战略决策,以及这些思想对战争胜利的贡献。
3.学生可以探讨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变革对战争胜利的影响,例如土地改革如何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工商业改造如何为战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