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精细化管理;授课提纲;精细管理起源:
1、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
2、1950年,日本的丰田英二工程师提出的精益生产;精细化管理概述;粗放管理的具体表现;正确认识精细化管理;正确认识精细化管理;“专业化”——技术精湛、作风顽强的专业化队伍;
“标准化”——班组建设标准体系科学完善;
“数据化”——班组工作目标、计划、过程和结果等
进行数据量化描述;
“信息化”——班组管理实现信息化;3、精细管理的特征
精:是目标,追求最好
准:是信息与决策,准确无误
细:是执行细化,重视细节
严:是严格要求,严格纠正偏差
;;技术、工具
;精细化方法的应用;明确所做的工作目标和结果
通过标准化流程达成目标
细化工作流程中的关键环节
提供工具模板作为执行范例
;1、三大原则
可操作原则
底线原则
交点原则。
;读得懂就能学得会——操作性原则;某公司空气压缩机操作规程:
一、操作人员应熟悉操作指南,开机前应检查油位、油位计。
二、检查设定值,将压缩机运行几分钟,检查是否正常工作
三、定期检查显示屏上的读数和信息
四、检查加载过程中冷凝液的排放情况,检查空气过滤器,保养指示器,停机后排放冷凝器
五、当压力低于或高于主要参数表中限定值时,机组不能运行;某外资企业《设备月点检表》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度——底线原则
;消灭班组管理中的一切四角——交点原则;接班管理
1、接班人员必须提前30分钟到岗
2、到岗后检查生产、工艺指标、设备记录、消耗物品、工艺器具和卫生情况
3、提前15分钟开班会
4、没有发现问题时交接班,并双方签字记录
5、接班者到岗后,交班人员要说明情况(要说明的情况罗列出来);下班“六不走”
1、记录未填写完整不走
2、设备未擦洗干净不走
3、物料未堆放整齐不走
4、工器具(包括测定工具)未清点归位不走
5、地面未打扫干净不走
6、隐患或事故未处理完不走;交接安全生产情况的“三一”、“四到”、“五报”
“三一”:
对重要生产部位要一个点一个点地交接
对安全数据一个一个地交接
对主???消防器材要一件一件地交接
“四到”:
应该看到的看到
应用手摸的要摸到
应听的要听到
应用鼻子闻的要闻到
“五报”:
报检查部位、报部件名称、报生产状况、报存在问题、报处理问题的措施
;细化
量化
流程化
标准化
协同化
实证化
;细化法——大功成于精细;;班组成本;;纵向细化
是按工作的时间顺序,从纵的方面将工作、任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工作单元。
;普查工作;优点:有利于建立和改进工作流程,也有利于工作时间控制和个环节执行时限的确定
;土建工程管理;衔接细化
各部门之间、岗位之间、各个工作单元之间的衔接配合。;责任细化
注意:
责任要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的责任人,要有唯一或第一责任人;
责任的内容细化,包括负责的量和质,流程与方法,以及具体的要求;
对责任人如何追究责任;
检查、监督人是谁,检查人的具体责任是什么,失察了要承担什么责任;海尔责任卡;量化——没有量化就没有细化;流程化——高效来自流程改造;线性流程
例:申办餐饮卫生许可证;1.1租赁计划的编制与审定。;;申办人;;序号
;;内控管理案例;标准化——有标准才能执行到位;大庆油田四卡管理;
;
;
;班组岗位精细化管理;班组岗位说明书是培训的教材是、评价的依据;电机操作员岗位说明书;精心制定岗位工作程序;制定这样简单实用的的岗位说明书、岗位工作程序,最好的办法使员工在班组长的领导下,仅仅依靠班组员工,结合自己工作经验及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优势:
一是班组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最熟悉,制定出来的工作程序最科学、实用。
二是在制定过程中,班组员工集思广益,能够发现平时工作中不合理的环节、方法、加以改进。;不光找到不足,还要落实解决的措施;)协同化——提高系统效能的前提;;链接精细化的方法;;实证化——要务实求真
;“发现点的问题,寻求面的解决;问题出在岗位,答案藏在流程;员工违反流程,岗位培训缺位;反复训练无效,班组文化之过。”;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谢谢;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