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檐口天沟是在屋面上设置的排水沟,设置在檐口处的天沟又称为檐沟。天沟的作用是汇集和排除雨水,断面尺寸应根据当地降雨量和汇水面积的大小来确定,一般天沟的净宽不小于150mm。为了能够迅速排除雨水,在天沟内应设置纵坡,纵坡坡度不小于1%。12.2.1轮廓族的建立(1)绘制辅助线。按下【RP】命令,在“偏移量”的位置输入“150”字样,然后绘制辅助线。(2)辅助线的镜像。选择上一步骤绘制完成的辅助线,按下【MM】命令,然后单击中心线,完成镜像绘制。(3)绘制辅助线。按下【RP】命令,在“偏移量”的位置输入“-400”字样,然后绘制辅助线。(4)绘制轮廓。单击【创建】→【直线】命令,在绘制中选择“直线”,在“子类别”目录下选择“轮廓”,然后绘制檐口的轮廓(5)绘制直线。勾选“链”选项,在“偏移量”的位置输入“20”字样,然后绘制直线。注意:选择“链”选项后,在画线时,一次可以绘制多条首尾相连的直线;而不选择“链”选项时,一次只能绘制一条直线。12.2.1轮廓族的建立12.2.2内檐口的绘制(1)绘制内檐口的模型线。单击【建筑】→【模型线】命令,勾选“链”,将偏移量设置为“150mm”,然后绘制模型线。(2)复制创建“内檐口”。单击【建筑】→【屋顶】→【屋顶:檐槽】命令,在属性面板下单击【编辑类型】按钮,在弹出的“类型属性”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进入“名称”对话框,在“名称”后面输入“内檐口”字样,最后单击【确定】按钮。(3)设置类型参数。在返回的“类型属性”对话框中,单击“轮廓”参数对应的“值”单元格的按钮,选择“檐口轮廓”,单击【确定】按钮。(4)绘制“内檐口”。返回的绘图界面,然后逐一拾取前面绘制的“内檐口”模型线。(5)楼板开洞。双击选择上人屋面板,进入到“修改/编辑边界”界面,选择“直线”绘图方式,然后在上一步骤中绘制的内檐口的位置,将楼板开洞,最后在上下文关联选项板中单击【√】按钮。12.2.2内檐口的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