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我的拿手好戏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意图
本节课围绕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习作:我的拿手好戏》展开,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特长,培养写作兴趣。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作文中展示个性,增强自信心。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写作水平。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自我特长,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创作个性化的作文,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分享和讨论,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然而,在写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写作内容单一,缺乏创新。部分学生写作时容易陷入常规思维,难以跳出固有框架,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2.表达能力不足。学生在作文中可能存在用词不当、句子不通顺、逻辑混乱等问题,影响作文的整体质量。
3.观察生活能力有限。部分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导致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实感。
4.写作兴趣不高。由于写作难度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写作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针对以上情况,本节课将结合学生实际,通过以下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身边的美好,激发写作兴趣。
2.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高写作能力。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高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学生用笔记本、作文纸。
2.课程平台:班级微信群、学校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网络作文素材库、写作技巧视频教程。
4.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图片展示、视频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习作:我的拿手好戏》这一课。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和展示自己的拿手好戏。)
二、自主学习
1.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拿手好戏。
2.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项技能是自己的拿手好戏?有什么特别之处?
3.学生写下自己的拿手好戏,并简单描述。
三、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
2.各小组分享自己的拿手好戏,并说明原因。
3.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四、课堂展示
1.教师邀请每组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拿手好戏。
2.其他学生观看并记录,找出展示中的亮点和不足。
3.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五、写作指导
1.教师讲解写作要点,包括:标题、开头、结尾、段落结构等。
2.学生根据所学,开始写作自己的拿手好戏。
3.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作文修改
1.学生完成初稿后,进行自我修改。
2.教师挑选优秀作文,展示给大家,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3.学生根据展示作文,进行二次修改。
七、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写作要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鼓励。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拿手好戏的作文。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什么呢?有没有什么特长?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自己的拿手好戏。)
2.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拿手好戏。)
3.小组讨论
(教师: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互相分享自己的拿手好戏,并说明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拿手好戏,如:画画、跳舞、弹琴等。)
4.课堂展示
(教师:下面,请每组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拿手好戏。)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拿手好戏,如:绘画、舞蹈、演奏等。)
5.写作指导
(教师:接下来,我们要写一篇关于自己拿手好戏的作文。首先,我们要确定标题,然后,按照开头、结尾、段落结构的顺序进行写作。)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开始写作自己的拿手好戏。)
6.作文修改
(教师: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请大家进行自我修改。)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作文。)
7.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写作关于拿手好戏的作文。希望大家能够把今天所学应用到实际写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鼓励。)
教学资源拓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