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o编程课程01.旋转忍者-说课稿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Wedo编程课程01.旋转忍者,本节课以“旋转忍者”为主题,通过编程实现一个忍者角色在屏幕上旋转移动。课程内容与课本中“图形化编程”章节紧密相连,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程逻辑和图形化编程工具的使用。课程设计符合教学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编程实践,学生将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并运用编程语言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同时,课程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理解旋转的概念及其在编程中的应用;2.掌握使用Wedo2.0软件实现角色旋转的基本步骤。
难点:1.理解角度和旋转的关系;2.将编程逻辑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实现角色平滑旋转。
解决办法:1.通过实例演示和操作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2.设计逐步引导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编程步骤;3.引导学生通过试错和反思,加深对角度和旋转逻辑的理解;4.鼓励学生合作讨论,共同解决编程中的问题,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编程概念和操作步骤,帮助学生建立基本认知;2.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试错学习编程技能;3.讨论法,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展示编程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运用Wedo2.0软件进行互动教学,提高操作熟练度;3.制作教学视频,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和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1)播放忍者动画片段,激发学生对旋转忍者角色的兴趣。
(2)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旋转吗?在现实生活中,旋转有哪些应用?
(3)引入编程中的旋转概念,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讲授新知(20分钟)
(1)讲解旋转的基础知识,如角度、旋转中心等。
(2)演示如何使用Wedo2.0软件创建旋转忍者角色。
(3)讲解编程步骤,包括设置角色初始位置、设置旋转角度、编写控制代码等。
(4)引导学生分析编程逻辑,理解旋转的实现原理。
3.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分组,每组一台电脑,开始编程实践。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展示编程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旋转在编程中的应用。
(2)总结编程步骤,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编程的乐趣。
5.作业布置(5分钟)
(1)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以下任务:
a.修改旋转忍者角色的外观;
b.设计一个新的场景,让旋转忍者角色在其中进行旋转;
c.尝试使用不同的编程逻辑,实现不同的旋转效果。
(2)提醒学生注意保存编程作品,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a.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旋转在科技、工程、艺术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如旋转门、风力发电机、旋转木马等。
b.编程中的旋转算法:探讨旋转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如四舍五入、取整等数学函数在旋转中的应用。
c.图形化编程的进阶知识:介绍图形化编程的高级功能,如变量、循环、条件语句等,以及它们在复杂编程任务中的应用。
2.拓展建议:
a.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旋转现象的图片或视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编程原理。
b.引导学生研究不同的旋转算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并尝试在编程实践中应用。
c.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设计一个包含旋转元素的游戏或动画,通过实践加深对编程知识的理解。
d.建议学生参加图形化编程竞赛或工作坊,与其他编程爱好者交流学习经验,拓宽视野。
e.鼓励学生探索编程以外的领域,如数学、物理等,这些领域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编程中的旋转概念。
f.提供一些在线教程和资源,如编程论坛、教育平台等,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索。
g.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的图形化编程技术和工具的发展,了解行业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h.建议学生阅读相关的编程书籍或文档,如《Scratch编程入门》、《Python编程快速上手》等,以丰富自己的编程知识库。
i.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等,了解不同语言在实现旋转功能时的差异和特点。
j.组织学生进行编程创作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促进相互学习和进步。
内容逻辑关系
①本文重点知识点:
-旋转的概念
-旋转在编程中的应用
-Wedo2.0软件的基本操作
②重点词句:
-“旋转是指物体围绕一个固定点或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