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在线信息巧获取》说课稿及反思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青岛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在线信息巧获取》说课稿及反思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青岛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在线信息巧获取》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4年3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信息社会责任。通过学习在线信息获取的方法,学生能够学会有效搜索和筛选信息,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能够熟练使用鼠标和键盘,了解基本的网络知识,如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等。在之前的信息技术课程中,他们可能接触过简单的信息检索和搜索技巧。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动手实践。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够快速适应新工具的使用。学习风格上,既有喜欢独立探索的学生,也有偏好小组合作的学生。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部分学生可能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缺乏判断力,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此外,学生在进行在线信息检索时,可能会遇到难以快速定位所需信息的问题,或者在使用高级搜索技巧时感到困惑。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搜索策略,提高信息检索的准确性和效率。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拥有《在线信息巧获取》教材,以便跟随课程内容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如搜索引擎操作演示、信息检索技巧讲解等,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
3.实验器材:准备计算机设备,确保网络连接稳定,以供学生进行在线信息检索实践。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验操作台布置必要的设备,如鼠标、键盘等,以支持学生的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你们在网上都查找过哪些信息?”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在线信息获取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学生在之前课程中学到的网络基础知识,如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等。
2.新课呈现(约1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在线信息获取的基本步骤,包括使用搜索引擎、关键词选择、信息筛选等。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实际搜索案例,如查找天气预报、查找学校通知等,帮助学生理解搜索过程。
3.互动探究(约10分钟)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不同的搜索策略,如使用引号、排除关键词等,以提升搜索效率。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尝试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体验搜索技巧的应用。
4.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检索,并整理出一份简要的检索报告。
-教师指导:在学生进行检索过程中,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强调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
5.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在线信息获取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信息素养。
6.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使用网络资源,查找关于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信息,并撰写一份简短的报告。
-强调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信息检索能力。
教学过程的具体步骤如下:
(1)导入
-提问:“你们在网上都查找过哪些信息?”
-回顾旧知:“之前我们学过如何使用电脑和网络,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在线获取信息。”
(2)新课呈现
-讲解新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在线获取信息,包括使用搜索引擎、选择关键词、筛选信息等。”
-举例说明:“比如,我们想查找明天的天气预报,应该如何操作?”
(3)互动探究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提出不同的搜索策略,如使用引号、排除关键词等。”
-实验操作:“现在请大家尝试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体验搜索技巧的应用。”
(4)巩固练习
-学生活动:“请每位同学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检索,并整理出一份简要的检索报告。”
-教师指导:“在学生进行检索过程中,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强调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
(5)课堂总结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在线获取信息,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6)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请每位同学回家后继续使用网络资源,查找关于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信息,并撰写一份简短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