癣概念:。现代医学中关于“癣”一词,通常系指浅部真菌病而言。但在祖国医学中“癣”这一字是泛指多种皮肤病,并非浅部真菌病。因此,我们务必深刻理解“癣”的真实含义,切莫混淆。浅部真菌病是由寄生于角蛋白组织的致病真菌所引起的皮肤病,其病原菌可分为:皮肤癣菌、角层癣菌第30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癣临床类型及症状:一.头癣发生于头部皮肤和毛发,基本分为四型,即黄癣.白癣、黑点癣、脓癣。二、体癣除去头部、掌跖、腹股沟、阴性部和甲以外,人体表面光滑皮肤感染皮肤癣菌所发生的皮肤病统称为体癣。又名圆癣或金钱癣。临床表现与致病真菌种类及个体反应有关。皮疹始为红斑或丘疹、随后损害渐渐呈远心性向四周扩展,病灶中央有自愈倾向,日久成为环形。环的边缘稍为比邻近正常皮肤高起,该处炎症状较明显、其上有小丘疹、水疱或鳞屑附着。有时,环形中央又可出现皮疹,新的皮损也渐渐扩大成环形,如此陆续发生而形成多层同心环,境界格外彰明。本病皮损大小有差别数目也不定,以1~2个或数个居多,全身泛发较少见,且分布也不呈对称。第31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股癣本病可视为发生于股部上方内侧面的一种特殊型体癣。其病原菌以絮状表皮癣菌为常见,别的皮肤癣菌亦可致病。股癣绝大多数为成人男子,女性甚少见。常为单侧,也可两侧对称分布。病情严重者,皮损可向上蔓延直达下腹部;往后扩展波及到臀部;向下延伸而累及股部他处。四、足癣足癣系致病真菌感染足部所引起的最常见浅部真菌病菌,我国民间称之脚气或湿气。以中青年发病菌占多数。本病菌好发于趾间,尤其是第三四趾缝。这同上述部位皮肤密切接触、潮湿、不通气,汗蒸发较差有关。足癣皮损表现一般分为以下三型:(一)水疱型:在趾间及足底处可见针头至粟粒大的深在性水疱,疱壁较厚,疏散或密集分布,邻近皮疹可融合,形成较大水疱。疱液自然吸收、干燥后转为鳞屑。(二)趾间糜烂型:惯发于趾间,患处潮湿而多汗。皮疹初起为浸渍,因瘙痒或揉擦后招致表皮破损,终于转呈糜烂潮红湿润。可伴渗液常发出难闻恶臭。(三)鳞屑角化型:颇为常见,好侵犯足底,足侧、趾间及足跟部。皮损表现为鳞屑,角质增厚,粗糙变硬,间有皲裂,每至冬季病性尤重。第32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手癣手癣是发生于掌面的浅部真菌病,与祖国医学“鹅掌风”表现雷同。可以是原发,但是多数是从足癣自身传染而来。病原菌与足癣相同,临床表现也和足癣差不多。由于手是露出部位,通风性比足要好得多,故临床无指间糜烂型呈现,而仅见水疱型和鳞屑角化型。临床偶见糜烂出现,但往往是念珠菌感染所致,而并非皮肤癣菌引起的。六、甲癣甲癣是甲部感染皮肤癣菌所致的,俗称灰指甲;若由非皮肤癣菌所引起甲的病变则称甲真菌病。既往常把甲癣和甲真菌病混为一谈。甲癣病变始于甲远端、侧缘或甲褶部。表现为甲颜色和形态异常。多呈灰白色,且失去光泽;甲板增厚显著,表面高低不平。其质松碎,甲下常有角蛋白及碎屑沉积。第33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七、花斑癣花斑癣因紫斑、白斑交替存在,故中医命名紫白殿风。鉴于夏季出汗皮疹斐然,又俗称汗斑。本病是由寄生于表皮角层的花斑癣菌所引起的。也有人提出,花斑癣菌从真菌分类角度考虑,该菌不应属于真菌范畴。那么,由它引发的皮肤病也不应叫癣,故建议改称花斑糠疹。花斑癣惯发于颈和胸背部位。有时,上肢近端也被波及。基本损害为斑疹,大小如黄豆。新疹是黄褐色或棕褐色,旧的病变呈灰白色。皮损表面附有微量糠状鳞屑,相邻皮诊可互为融合成较大的不规则病灶。一般无自觉症状,偶尔出汗时稍有痒感。八、癣菌疹癣菌疹系指真菌或其产物从原发病灶经血循环在人体其他部位发生皮疹,是属于一种变态反应。癣菌疹可分为全身泛发型和局限型两种。前者的皮疹呈苔癣样疹,即全身出现对称性、播散性的丘疹,与毛囊相一致,约针头至粟粒大;后一型多表现为汗疱样发疹,其特点于双侧掌面及指腹部发生散在或群聚深在性水疱,大小不等,疱壁不易破溃,少数可演变成较大水疱,如黄豆大以上。本病自觉奇痒难忍,特别是局限型更为明显。此外还可有其他型发疹,譬如多形红斑样、结节性红斑样等均为罕见。第34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癣诊断与鉴别:浅部真菌病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特点,诊断一般较容易。必要时可进行如下辅助检查:一、真菌显微镜检查二、真菌培养。三、滤过紫外线灯检查。第35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浅部真菌病须同众多皮肤病鉴别:1.头癣应该与银屑病、脂溢性皮炎及斑秃进行鉴别:银屑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