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 Unit 4 Body language Section Ⅰ Warming up pre-reading & Reading(教师用书)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文件大小:15.9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8
总字数:约2.57千字
文档摘要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Unit4BodylanguageSectionⅠWarminguppre-readingReading(教师用书)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4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Bodylanguage”为主题,通过Warmingup和Reading环节,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肢体语言差异,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信息提取和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同时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自身肢体语言的表达,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肢体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基础,能够理解简单句型和常用词汇。对于肢体语言这一主题,学生可能已有初步的了解,但缺乏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肢体语言差异的深入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英语学习有较高的兴趣,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能够从图片和文字中提取信息。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视觉学习,通过图片和视频更易理解;部分学生则偏好听觉学习,需要教师提供更多口头讲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肢体语言的差异时可能遇到困难,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文化语境时。此外,学生可能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缺乏跨文化交际的实践经验。部分学生可能在阅读长篇文章时感到疲劳,影响阅读效果。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不同文化肢体语言的图片和短片。

3.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包括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肢体语言的短视频,提问学生: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肢体语言?这些肢体语言在他们的文化中意味着什么?

2.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3.总结:肢体语言是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肢体语言可能存在差异。

讲授新课(15分钟)

1.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肢体语言的重要性,识别常见的肢体语言表达。

2.讲解重点词汇:gaze,nod,shakehands,point,etc.

3.展示不同文化中相同肢体语言的图片或视频,如挥手、点头等,引导学生分析其含义。

4.强调: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因此在国际交流中需要谨慎使用。

巩固练习(15分钟)

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总结出5种在不同文化中有差异的肢体语言。

2.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全班同学共同分析。

3.练习:学生尝试用英语描述图中人物的表情或动作,并解释其含义。

课堂提问(10分钟)

1.提问: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因为肢体语言不同而导致误解的例子?

2.学生分享经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

3.提问:如何在国际交流中避免因为肢体语言不同而导致的误解?

4.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尊重不同文化,谨慎使用肢体语言,必要时使用口头解释。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如果你在外国旅行,遇到一个肢体语言与你所在文化不同的当地人,你会怎么做?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肢体语言的重要性、不同文化中的差异。

2.提问:除了肢体语言,还有哪些非言语沟通方式?

3.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非言语沟通方式包括面部表情、语调、空间距离等。

4.拓展活动:学生尝试设计一个非言语沟通的情景剧,展示不同文化中的非言语差异。

教学过程结束。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准确地识别和描述常见的肢体语言,如点头、挥手、微笑等,并理解这些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含义。

2.阅读理解:

学生在阅读相关文本时,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意图,提取关键信息,并分析文本中的肢体语言如何影响交流。

3.文化意识:

学生对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差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意识到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敏感性,以及如何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

4.语言运用: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自信地使用肢体语言进行沟通,同时也能够在书面表达中恰当地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

5.创新思维: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