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docx
文件大小:14.98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8
总字数:约2.73千字
文档摘要

《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稿-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吗?》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5日星期五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理解空气是一种物质,能够占据空间。同时,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他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结果的能力。此外,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在交流中学习,共同进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到空气的存在和占据空间的事实。

②引导学生理解空气作为气体的特性,能够被压缩和扩散。

③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验证空气占据空间的能力。

2.教学难点,

①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对比来建立这一概念。

②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空气的流动和变化,这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是一个挑战。

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科学结论,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④在小组合作中,如何有效地分配任务和进行沟通,对于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是一个难点。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空气压缩瓶、透明塑料袋、气球、注射器、计时器。

-课程平台:班级专用科学实验室平台。

-信息化资源:空气占据空间的相关科普视频、实验步骤图解。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物展示台、实验操作指导手册。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空气是什么吗?你们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吗?”

展示一些关于空气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风中的树叶、流动的气体等,让学生初步感受空气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空气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如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空气与气象现象的关系等,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空气占据空间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空气的定义,强调空气是一种气体,具有流动性和可压缩性。

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展示空气的微观结构,如空气分子之间的距离和运动。

3.空气占据空间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案例一:展示不同形状的气球充满空气后的表现,引导学生观察气球形状的变化。

案例二:演示空气压缩实验,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可压缩性。

案例三:讨论空气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空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空气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空气占据空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如何减少空气污染,保护我们的空气质量?

-未来科技如何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空气占据空间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讨论的主题、观点和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空气占据空间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空气占据空间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如影响天气现象、影响呼吸等。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周围环境中空气占据空间的例子,撰写一篇观察报告。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空气污染及其影响:介绍空气污染的类型、来源以及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气象学基础知识:探讨气压、风、温度等气象要素如何影响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

-气体定律:介绍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这些定律解释了气体体积与压力、温度之间的关系。

-空气中的成分:讨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以及它们的性质和作用。

-空气压缩技术:介绍空气压缩技术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空气压缩机、气瓶等。

2.拓展建议:

-观察与记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空气流动的现象,如风的形成、气球的飘浮等,并记录下来。

-实验探究:设计简单的实验,如使用注射器压缩空气,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的可压缩性。

-科学阅读:推荐适合三年级学生的科普书籍,如《空气的秘密》、《气象奇观》等,以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