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红红的中国结第10课《海外华人的中国结》说课稿粤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红红的中国结第10课《海外华人的中国结》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8日星期二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认识海外华人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
4.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海外华人的中国结文化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海外华人如何传承中华文化的特点及方式。
2.中国结文化在海外华人群体的意义和价值。
难点:
1.学生对海外华人生活和文化背景的理解程度有限,难以深刻把握其与中国结文化的联系。
2.学生在分析海外华人传承中华文化的方式时,可能缺乏创新思维和批判性视角。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多媒体展示海外华人的生活片段和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兴趣。
2.设计小组讨论环节,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分享对海外华人文化的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
3.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探讨中国结文化在海外华人群体的特殊意义,深化文化理解。
4.设置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新的中国结文化传承方式,提升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和视频资料,生动展示海外华人的中国结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海外华人文化的理解,培养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
3.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海外华人,体验中国结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文化内涵的认识。
4.利用案例研究法,分析海外华人如何将中国结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实践能力。
5.结合多媒体技术,展示中国结的制作过程和艺术价值,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海外华人节庆活动中的中国结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在海外华人中有何特殊意义?”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中国结的相关知识,如中国结的历史、制作方法等。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海外华人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结在海外华人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海外华人制作和佩戴中国结的照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结在海外华人中的重要地位。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国结在海外华人中的意义,以及如何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海外华人社区,调查并收集该社区中国结文化的相关资料。
-教师指导:在学生进行活动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案例分析(约10分钟)
-学生展示: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分享调查结果,包括中国结在海外华人社区的应用、意义以及传承方式。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5.角色扮演(约10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扮演海外华人,模拟在海外社区中制作和佩戴中国结的场景。
-教师指导: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6.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海外华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作业布置(约5分钟)
-让学生以“海外华人的中国结”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对中国结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要求学生下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品,促进交流和学习。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中国结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象征意义。
-学生了解海外华人如何将中国结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以及在海外社区中的传承方式。
-学生掌握中国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如节日装饰、礼物赠送等。
2.能力提升: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学生在调查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提升了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
-学生在分析案例和分享成果时,锻炼了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
-学生对中国结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学生认识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了爱国情怀。
-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