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五课“小老鼠”画图说课稿2川教版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小老鼠”为主题,引导学生运用画图工具进行创作。通过观察、模仿和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课程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注重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核心素养。通过画图活动,学生能够提升对图形处理工具的熟悉度和应用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增强信息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①熟练掌握“小老鼠”画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画图工具、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基本图形、填充颜色等;②能够根据画面需求,灵活运用画图工具的功能,如调整线条粗细、使用图层等功能,制作出具有创意的“小老鼠”画作。
2.教学难点,①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运用画图工具的复杂功能,如阴影、透视等,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真实感;②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使其能够运用合适的色彩搭配,使“小老鼠”画作更加生动和有趣;③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将“小老鼠”形象与其他元素结合,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计算机、鼠标、画图软件(如Windows自带的画图板)
-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用于上传教学资源和学生作品展示
-信息化资源:相关教学视频、图片素材库,用于辅助教学和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实物教具(如打印好的“小老鼠”图案模板)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一系列有趣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动物的特点。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创作出自己的动物画作。
3.激发兴趣:询问学生是否愿意学习如何用画图软件创作“小老鼠”画作。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师演示:展示如何使用画图软件绘制“小老鼠”的基本形状。
-用时:3分钟
2.分步骤讲解:详细讲解绘制“小老鼠”的步骤,包括绘制头部、身体、四肢、尾巴等。
-用时:5分钟
3.功能介绍:介绍画图软件的相关功能,如线条粗细、填充颜色、使用图层等。
-用时:5分钟
4.创意引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小老鼠”进行创意设计,如添加表情、装饰等。
-用时:2分钟
三、巩固练习(20分钟)
1.学生练习:学生按照步骤绘制自己的“小老鼠”画作。
-用时:15分钟
2.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巡视课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确保学生正确使用画图软件。
-用时:5分钟
3.学生展示: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简要的介绍。
-用时:5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询问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回答进行解答和补充。
3.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强调画图软件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创意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意想法。
2.合作绘画: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创作一幅“小老鼠”画作。
3.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合作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思维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小老鼠”画作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
2.个性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作品,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如下: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师演示(3分钟)
-分步骤讲解(5分钟)
-功能介绍(5分钟)
-创意引导(2分钟)
3.巩固练习(20分钟)
-学生练习(15分钟)
-教师巡视指导(5分钟)
-学生展示(5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6.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能掌握: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画图软件,掌握绘制简单图形的基本方法。
-学生能够根据需要调整线条粗细、填充颜色,使用图层等高级功能。
-学生能够运用画图软件的功能,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小老鼠”画作。
2.创意思维: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发挥想象力,对“小老鼠”形象进行个性化设计。
-学生能够将“小老鼠”与其他元素结合,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3.团队协作:
-在小组合作绘画环节,学生能够有效沟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创意。
4.审美能力:
-学生通过对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提升了审美能力。
-学生能够识别和欣赏不同风格的画作,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5.信息素养:
-学生对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