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Unit 7 Be Careful Lesson 1说课稿 陕旅版(三起).docx
文件大小:16.87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8
总字数:约3.23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7BeCarefulLesson1说课稿陕旅版(三起)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7BeCarefulLesson1说课稿陕旅版(三起)

设计意图

本节课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Becareful”的句型和动词的过去式,提高学生的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同时,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通过学习“Becareful”句型和动词过去式,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增强语言实践能力。同时,通过讨论安全话题,提升文化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生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四年级学生对英语词汇和基础句型有一定掌握,能够识别并运用常见的英语动词。在本单元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关于日常生活和安全的知识点,如询问天气、介绍家庭成员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四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英语学习有较高的兴趣。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英语表达时,可能存在词汇量不足、语法结构掌握不牢固等问题。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偏向于视觉学习,通过图片和视频理解知识;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听觉学习,需要反复听、说来提高语感。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Becareful”句型和动词过去式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律掌握不牢固,导致句子结构错误;在表达时,可能无法正确运用“Becareful”句型;在讨论安全话题时,可能对某些安全知识了解不足,影响课堂讨论效果。针对这些困难,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克服。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2.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有趣的英语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实施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深度。

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

2.运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在线练习和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实物教具,如安全标志、玩具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英语主题——“BeCareful”。在我们的生活中,安全无小事,每一个小心的提醒都可能避免一场意外。那么,你们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小心”吗?

(二)学生:我知道,可以用“Becareful”来表达。

二、新课呈现

(一)教师:非常好,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个句型,并且学习一些相关的动词过去式。

(二)教师呈现新词汇和句型:

1.教师板书:Becareful

2.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3.教师提问:Whatdoes“Becareful”mean?

4.学生回答:Itmeans“Becareful”.

5.教师展示动词过去式的例子:

-教师板书:walk→walked

-教师板书:run→ran

-教师板书:jump→jumped

6.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7.教师提问:Canyoutellmesomeverbsthathavepasttense?

8.学生回答并举例,如:go→went,eat→ate

三、练习环节

(一)教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些练习,看看你们能否正确使用“Becareful”和动词的过去式。

(二)教师设计练习活动:

1.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如:一个人在过马路,一个人在玩火,一个人在骑自行车等。

2.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用“Becareful”和动词的过去式造句。

-例如:Theboywalkedtoschoolyesterday.(昨天这个男孩去学校时走路要小心。)

3.教师挑选几个学生的句子进行点评,并给予反馈。

四、小组活动

(一)教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小组活动。每组同学要合作完成一个小故事,故事中要包含“Becareful”和动词的过去式。

(二)教师分组,每组发放故事大纲和提示卡。

1.学生根据提示卡内容,用“Becareful”和动词的过去式编写故事。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3.每组完成故事后,进行故事分享,其他组同学评判故事内容是否合理。

五、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