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辩论(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口语交际:辩论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2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1)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辩论实践,使学生能够运用规范的口语表达观点;2)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会分析问题、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3)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辩论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并形成团队协作意识;4)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辩论中提出新观点,勇于挑战传统观念。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六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包括基本的口语表达技巧、辩论的基本规则和逻辑思维训练。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辩论结构,如立论、驳论和结论,并对日常生活中的争议话题有所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辩论这种形式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为辩论能够满足他们表达自我、展示才华的需求。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够快速吸收新知识,但在辩论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紧张感。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倾向于逻辑推理,而另一部分则更注重情感表达。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辩论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如何准确、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在辩论中有效反驳对方观点;如何在紧张的气氛中保持冷静。此外,学生可能对辩论规则不够熟悉,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问题。针对这些挑战,教师需要通过示范、指导和练习帮助学生克服。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黑板或白板、辩论场地布置所需道具(如辩论台、计时器等)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用于发布学习资料和在线讨论
-信息化资源:辩论案例视频、辩论技巧教学视频、相关主题的文本资料、在线辩论比赛平台链接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模拟辩论卡片)、辩论规则手册、辩论主题卡片、课堂即时反馈工具(如投票器)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精彩的辩论赛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辩论的意义和作用。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辩论赛中哪些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3.引导学生分享观看感受,激发学生对辩论的兴趣。
讲授新课(用时20分钟)
1.讲解辩论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包括立论、驳论、结论等环节。
2.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如何提出有力观点、如何反驳对方观点。
3.强调辩论中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4.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具体话题进行初步的辩论准备。
巩固练习(用时15分钟)
1.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辩论练习,其他小组作为评委。
2.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提问。
3.教师对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课堂提问(用时5分钟)
1.提问:学生在辩论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教师提供解决策略。
3.提问:辩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实际意义?
4.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师生互动环节(用时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辩论场景。
2.学生分组,分别扮演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辩论中的错误。
4.学生进行辩论,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
创新教学环节(用时5分钟)
1.教师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辩论。
2.学生在辩论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展现自己的思辨能力。
3.教师总结辩论结果,强调创新思维在辩论中的重要性。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辩论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学生分享自己在辩论中的收获和体会。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准备辩论赛,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教学时间分配:
导入环节:5分钟
讲授新课:20分钟
巩固练习:15分钟
课堂提问:5分钟
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创新教学环节: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口语表达能力提升:通过辩论实践,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运用规范的口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更加清晰、流畅,词汇运用更加丰富。
2.思辨能力增强:学生在辩论中学会了分析问题、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提出有深度、有逻辑的观点。
3.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辩论活动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协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并能够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和协作。
4.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在辩论中,学生需要提出新观点,挑战传统观念,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社交能力提高:学生在辩论中学会了如何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