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1我是独特的说课稿设计(pdf)新人教版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我是独特的”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学会欣赏他人,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2)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理解平等、尊重、合作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三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的人际交往能力。他们可能已经了解到自己的名字、年龄等基本信息,但对学生独特的个性和潜能的认识还较为模糊。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自我介绍、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等知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三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参与互动性强的活动。他们的学习能力逐渐增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来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更喜欢通过阅读和讨论来吸收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认识自我这一主题上,部分学生可能难以准确地描述自己的特点,缺乏自信。此外,学生在欣赏他人和尊重他人方面可能存在困惑,需要教师引导。在活动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合作中的冲突,需要学会沟通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独特性”的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特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独特之处,促进同学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3.角色扮演法:设计模拟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在团队中如何展现自己的独特性。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图片、视频等,直观地展示学生的独特性和个性差异。
2.教学软件应用:借助教育软件,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
3.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制作手工艺品、绘制自我画像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己的独特性。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有趣的主题——“我是独特的”。你们知道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就像我们手中的指纹一样,独一无二。那么,你们准备好发现和分享自己的独特之处了吗?
(学生)准备好了!
二、新课导入
(教师)好,那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热身活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深呼吸,想象一下,如果你们是一朵花,你们会是什么花?为什么?(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反应)
(学生)我是一朵玫瑰花,因为我红红的花瓣很漂亮。
我是一朵菊花,因为我有很多不同的颜色,很特别。
(教师)很好,同学们都很有想象力。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今天的新朋友——我们的同伴。
三、认识同伴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同伴,比如同学、朋友、家人等。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的同学。
(教师展示PPT,展示同学们的照片和姓名)
(教师)请同学们看看,这是我们班上的同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特点。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写下你同桌的名字,然后试着描述一下他的一个独特之处。
(学生)我同桌叫小明,他特别擅长画画,每次画画都能画出很漂亮的作品。
(教师)很好,同学们都能观察到同伴的独特之处。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下吧。
(学生)我同桌小华特别擅长跑步,每次跑步比赛都能得奖。
我同桌小红特别有爱心,每次有同学受伤,她都会主动去帮忙。
四、自我认知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同伴的独特之处,那么,你们自己呢?你们觉得自己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吗?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学生)我觉得我特别擅长唱歌,每次唱歌都能让大家开心起来。
我觉得我特别有耐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能坚持下去。
(教师)很好,同学们都能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活动,叫做“我的独特之处”。
(教师分发彩纸、彩笔等材料)
(教师)请同学们在彩纸上写下自己的三个独特之处,然后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完成后,我们可以互相欣赏,看看谁的独特之处最多。
(学生)我在彩纸上写下了我会做手工、我喜欢画画、我善于帮助别人。
五、合作与分享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都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独特之处,现在,请你们找到两个同样有独特之处的小伙伴,组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