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十三我是小画家》说课稿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十三我是小画家》说课稿
教材分析
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十三我是小画家》是一节关于绘画技能的实践课。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绘画软件的基本操作,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求。
核心素养目标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知识层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如认识电脑的基本组成部分、熟悉鼠标和键盘的使用。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增强,但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有待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培养。
本节课《我是小画家》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部分学生在使用绘画软件时可能存在以下问题:操作不熟练、绘画技巧有限、缺乏创意和想象力。此外,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对课程学习产生影响,如注意力分散、课堂纪律需加强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培养他们的审美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讲解绘画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技巧,确保学生掌握基础。
2.设计“绘画接力”游戏,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绘画软件的“模板”功能,引导学生进行创意绘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适时运用多媒体展示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5.设置“小画家”评选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习动力。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我是小画家》的绘画软件操作指南和简单绘画技巧的PPT,明确预习目标是熟悉软件界面和基本工具。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如何使用绘画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形”设计问题,如“如何选择颜色?如何调整画笔大小?”等,引导学生思考绘画的基本步骤。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班级微信群收集学生预习反馈,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预习任务。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PPT,了解绘画软件的基本操作。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尝试在软件中实践,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提交操作截图或简短视频,展示预习成果。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操作软件,培养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和微信群,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动。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学生作品,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讲解知识点:讲解绘画软件的界面布局、工具使用和基本技巧。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我的第一次绘画”活动,让学生尝试绘制简单的图形。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理解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动手实践,绘制自己的作品。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讲解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快速上手。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绘画技能。
合作学习法: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作品。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绘制一幅简单的风景画或人物画。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一些绘画教程网站和书籍,供学生课后学习。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根据作业要求,绘制自己的作品。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推荐的资源,学习更高级的绘画技巧。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绘画水平。
反思总结法: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反思自己的绘画过程,总结经验。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绘画软件的操作和创意表达。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课堂上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工具进行绘画,并通过课后拓展,进一步提升绘画技巧和创意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我是小画家》一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绘画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简单的绘画技巧。以下是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资源:
(1)绘画软件介绍:介绍常见的绘画软件,如Photoshop、SAI、CorelDRAW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绘画基础教程:提供一些基础的绘画教程,包括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知识。
(3)绘画风格分析:介绍不同绘画风格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如写实、卡通、抽象等。
(4)绘画历史与流派:简要介绍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各个流派的特点。
(5)绘画素材库:提供一些绘画素材,如图案、纹理、图片等,供学生在创作时参考。
2.拓展建议:
(1)绘画软件学习:
-鼓励学生选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