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说课稿新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讲述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因为胆小而无法发挥自己的本领,最终通过努力变得勇敢的故事,旨在教育学生要勇敢面对困难,克服自己的弱点。本课内容包括生字词的认读、课文的理解、朗读技巧的掌握以及思想情感的体会。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和审美鉴赏能力;通过角色扮演,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道德观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认同。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对童话故事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理解能力,但词汇量有限,对复杂句子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在能力方面,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合作意识和创造力需要进一步培养。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这可能会影响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针对这些情况,本节课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以适应新课标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验故事中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代入感。
2.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实施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分组讨论和角色互动,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音频等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利用多媒体展示老虎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老虎吗?它有什么特点?
3.引导学生分享对老虎的了解,为学习《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做铺垫。
二、讲授新知(20分钟)
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自主圈出生字词,教师逐一讲解,引导学生正确拼读和书写。
2.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随后分组进行朗读练习。
3.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分段讲述故事,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4.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加深对角色的理解。
5.讨论故事主题: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如勇敢、自信等,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选择题:教师出几道关于课文内容的选择题,让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填空题:教师提供课文中的空白部分,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充,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3.创作新故事: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创作一个类似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故事的主题。
2.强调勇敢、自信等品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勇于面对困难。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复习本节课所学课文,熟读熟记生字词。
2.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勇敢、自信的理解。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六、知识点梳理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以下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梳理:
一、生字词
1.窝囊:形容人软弱无能,没有出息。
2.惊慌:害怕而慌张。
3.奋力:鼓起劲来,竭尽全力。
4.退缩: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5.惊恐:害怕而恐惧。
二、课文内容
1.故事梗概:讲述了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因为胆小而无法发挥自己的本领,最终通过努力变得勇敢的故事。
2.人物形象:
-大老虎:胆小、窝囊,但最终勇敢起来。
-猎人:狡猾、贪婪,但最终被大老虎制服。
-小动物们:关心大老虎,帮助他变得勇敢。
三、故事主题
1.勇敢面对困难,克服自己的弱点。
2.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四、语言表达
1.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老虎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性格。
2.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五、道德教育
1.培养学生的勇敢品质,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勇于面对困难。
2.教育学生要相信自己,克服自己的弱点,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六、阅读理解
1.理解故事情节: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掌握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分析人物形象:学生能够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变化。
3.体会故事主题:学生能够从故事中感受到勇敢、自信等品质的重要性。
七、朗读技巧
1.语音语调: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调整朗读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2.表情动作:通过表情和动作的配合,使朗读更加生动形象。
八、写作指导
1.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