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小小设计师(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1课时小小设计师(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小小设计师》一课,主要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和面积单位的应用。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学生之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有关,通过复习巩固旧知,引出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面积单位的概念和应用。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图形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3.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本课前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面积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他们能够根据给定的数据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并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的面积单位。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三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较高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新知识。学生的能力方面,部分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但部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面积单位方面可能存在困难。学习风格上,学生中既有偏好独立思考的,也有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首先,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应用可能感到困惑,尤其是在换算不同单位时容易出现错误。其次,学生在面对复杂图形的面积计算时,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分割方法来简化问题。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合作学习中遇到沟通和分工的问题,影响学习效果。教师需要针对这些潜在困难,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以便在课堂上使用。
2.辅助材料:准备与面积计算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面积概念和单位换算。
3.实验器材:准备不同大小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纸片,以及剪刀,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面积测量。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实验操作台附近预留空间,以便学生进行面积计算实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教室前,微笑着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有趣的数学世界,那就是‘小小设计师’。你们知道设计师是做什么的吗?”
2.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设计房子、设计衣服、设计玩具……”
3.老师接着说:“没错,设计师就是用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出各种美丽的事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数学知识,成为一名小小设计师。”
二、新课讲授
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
2.学生们积极回答:“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
3.老师接着说:“那我们如何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呢?”
4.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面积公式:“面积=长×宽。”
5.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计算:“面积=5厘米×3厘米=15平方厘米。”
6.老师继续讲解:“除了长方形,我们还可以学习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也是用边长乘以边长来计算的。”
7.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正方形,并引导学生计算面积:“面积=边长×边长。”
8.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计算:“面积=4厘米×4厘米=16平方厘米。”
9.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面积单位有什么作用呢?”
10.学生们积极回答:“面积单位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图形的大小。”
11.老师继续讲解:“是的,面积单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比较不同图形的大小。比如,我们可以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不同的单位来表示面积。”
12.老师在黑板上展示不同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三、实践操作
1.老师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长方形纸片和一些剪刀。
2.老师说:“现在,你们要利用手中的工具,将这张长方形纸片剪成一个正方形。”
3.学生们开始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们的疑问。
4.学生们成功剪出正方形后,老师提问:“你们是如何将长方形剪成正方形的呢?”
5.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经验:“我们可以先找到长方形的中心点,然后沿着中心点剪开,最后将长方形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
6.老师说:“很好,你们不仅学会了面积的计算,还学会了如何将长方形转化为正方形。接下来,我们再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7.老师将学生们带到教室外的空地,每人发放一张正方形纸片。
8.老师说:“现在,你们要将这张正方形纸片铺在地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