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笔筒》(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3课《笔筒》(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
设计思路
本节课《笔筒》的设计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核心,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围绕教材中的实践活动要求,通过观察、设计、制作三个环节,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课程首先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笔筒,了解其结构、材质和设计理念,然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笔筒,最后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审美意识。整个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审美情趣和生活自理能力。通过设计和制作笔筒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对学生审美观念的培养,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此外,通过整理和收纳个人学习用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观察并理解笔筒的设计原则和结构特点。
②掌握设计创新的方法和动手制作的技能。
2.教学难点
①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创意,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笔筒。
②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克服技术难题,确保作品的美观与实用性。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提前发放本节课相关的教材章节,确保每位学生都具备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收集不同风格的笔筒图片、设计草图示例,以及制作笔筒的短视频教程。
3.实验器材:准备剪刀、胶水、彩纸、颜料、笔筒原型材料等,确保学生可以安全、顺利地完成制作。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划分为设计区、制作区和展示区,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作和交流环境。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设计独特的笔筒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回顾旧知:回顾学生在之前课程中学到的关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笔筒的设计原则,包括功能、美观和创意等方面的要素。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一些成功的笔筒设计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设计原则在实际中的应用。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组,每组讨论并设计一个笔筒的初步构想,鼓励学生分享想法。
3.巩固练习(约2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开始动手制作自己的笔筒设计,教师提供必要的材料。
教师指导: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中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性评价,强调设计的重要性。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学生回家后,根据课堂上的学习和实践,完善自己的笔筒设计,并撰写一份设计思路报告,下节课分享。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笔筒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实用性、美观性和创意性,能够将这些原则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2.学生通过动手制作笔筒,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了基本的制作技巧,如剪裁、粘贴、上色等。
3.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学会了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设计元素,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4.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提升了沟通协作能力,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接受反馈并改进自己的设计。
5.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进一步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设计项目,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生在展示和评价环节,增强了自信心,学会了如何评价和欣赏他人作品,培养了批判性思维。
7.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了参与后续活动的兴趣和动力。
8.学生在整理和收纳个人学习用品的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提高了生活品质。
9.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设计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未来深入学习设计相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10.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独立思考、勇于尝试的精神,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板书设计
①笔筒设计原则
-实用性
-美观性
-创意性
②制作步骤
-设计草图
-材料选择
-制作过程
③设计评价标准
-功能性
-创意点
-美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