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退位减》(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15.8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8
总字数:约3.35千字
文档摘要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退位减》(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课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退位减》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游戏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数感,通过不退位减法的练习,使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和运算规律,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和对运算过程的感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对数的顺序和数的大小有一定的认识。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应用于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二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游戏和互动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部分学生可能倾向于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善于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不退位减法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理解“借位”概念,正确进行退位计算;掌握减法的计算步骤,如从高位向低位逐位减;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如忘记减或加上进位等。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面对复杂的计算问题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缺乏解决问题的信心。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讲解减法原理,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

2.设计“计算接力”游戏,让学生在互动中练习减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加减法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借位”与“不退位”的区别。

4.通过实际操作,如使用计数器或小棒,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减法计算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讲台前,微笑着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退位减》。”

2.老师拿出一张卡片,上面写着“10”,问:“同学们,你们知道10是什么意思吗?”

3.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10是两个5加起来的结果。”

4.老师点头称赞:“很好,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加法和减法来表示10以内的数。”

二、新课讲授

1.老师在黑板上写下“5+5=10”,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算式是怎么来的吗?”

2.学生们回答:“是两个5加起来的结果。”

3.老师继续问:“那如果我们要用减法来表示10,应该怎么写呢?”

4.学生们思考片刻,有人举手回答:“10-5=5。”

5.老师表扬:“非常好,同学们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老师拿出一张100以内的数卡,让学生们自由组合,用加法和减法来表示这个数。

3.学生们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4.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成果,老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在黑板上列出几个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让学生们快速计算出结果。

2.学生们认真计算,老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3.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4.学生们回答:“这些算式都是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老师总结:“是的,今天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

四、探究活动

1.老师拿出一张100以内的数卡,让学生们用加法和减法来表示这个数。

2.学生们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成果,老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4.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用加法和减法来表示100以内的数有什么好处?”

5.学生们回答:“用加法和减法来表示100以内的数,可以让我们更快地计算出结果,提高计算速度。”

五、总结与反思

1.老师站在讲台前,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不退位减》,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尝试用加法和减法来表示100以内的数。”

2.学生们点头表示明白。

3.老师继续说:“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能够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4.学生们纷纷表示:“好的,老师,我们一定会努力的。”

5.课堂结束,老师对学生们说:“下课!”学生们起立,向老师鞠躬致谢。

拓展与延伸

一、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1.《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如购物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