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3Preparingforthetopic-ListeningSpeaking说课稿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Unit3Preparingforthetopic-ListeningSpeaking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3.授课时间:2024年9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在真实语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用英语进行交流。
3.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正在形成中。在知识层面,学生对英语字母、基本的语法规则和词汇量有一定的基础,但对较复杂的语言结构和听力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听力理解能力,他们在听懂英语对话和短文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的口语表达不够流利,缺乏自信,有时会出现语言错误。在写作方面,学生的句子结构单一,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
从素质角度来看,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环境、学习资源等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足。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对学习产生一定影响,例如,部分学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不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仁爱科普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材,包括Unit3的相关课文和练习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与主题相关的文化背景图片,以及相关的听力材料,如对话或短文。
3.多媒体资源:使用PPT展示课文内容,包括关键词汇和句型,以及相关的教学视频,以辅助听力理解。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同时确保教室安静,有利于听力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听力与口语交流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能告诉我,你们最喜欢的英语故事是什么吗?”
展示一些关于英语口语交流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英语口语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本节课的主题“Preparingforthetopic-ListeningSpeaking”,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听力与口语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听力与口语交流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技巧。
过程:
讲解听力与口语交流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听力与口语交流的技巧,如注意力集中、词汇积累、语音语调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听力与口语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听力与口语交流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听力与口语交流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听力与口语交流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听力与口语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听力与口语交流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听力与口语交流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听力与口语交流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听力与口语交流的基本概念、技巧、案例分析等。
强调听力与口语交流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听力与口语交流。
7.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
目标: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听力与口语能力。
过程: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看一段英语听力材料,并尝试用英语复述或回答相关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口语对话,并在下次课上进行展示。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