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未来生活第5课《果园机器人》公开课说课稿新疆教育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意图
本课《果园机器人》是新疆教育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未来生活”中的重要一课。通过学习这篇科幻小说,旨在激发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教学设计紧密结合教材,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科幻元素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感受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提升对科技与生活的认识。
2.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通过阅读科幻作品,激发学生对未来世界的构想。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从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分析科幻小说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通过仿写、续写等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果园机器人》中科幻元素与生活实际的关联,分析机器人技术对未来农业发展的潜在影响。
②掌握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如对比、细节描写等,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对故事情节的作用。
2.教学难点,
①深入理解科幻小说中的想象性内容,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可能性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②将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元素与现实生活中的科技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科技伦理和社会责任问题。
③通过对小说结构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科幻小说的叙事技巧,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电子书包、互动白板、多媒体教学电脑
2.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平台、在线教育平台(如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3.信息化资源:果园机器人相关视频、科幻小说创作技巧PPT、科幻题材阅读资料
4.教学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辩论、课后写作练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果园自动化作业的短视频,提问学生:你们如何看待这些自动化机器?它们对未来农业会有哪些影响?
2.**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如果果园中有机器人帮忙,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
3.**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简要总结并引入本课主题——《果园机器人》。
**讲授新课(15分钟)**
1.**分析人物形象**:
-阅读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如果园主人、科学家、机器人等,分析其性格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体会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
2.**解读情节结构**:
-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发展,如机器人的设计、试用、效果等,引导学生理解科技与生活的关系。
-探讨小说中出现的科技问题,如伦理道德、就业问题等。
3.**讲解科幻元素**:
-讲解小说中机器人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原理,与学生分享机器人技术的前沿发展。
-分析科幻元素如何推动故事发展,激发学生对未来科技的兴趣。
**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讨论**:
-提问:“如果你们能设计一款果园机器人,你会赋予它哪些功能?”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教师点评并总结。
2.**仿写练习**:
-要求学生以《果园机器人》为背景,写一篇短小的科幻小说,突出机器人与人的互动。
**课堂提问(10分钟)**
1.**提问环节**:
-教师根据新课内容设计问题,如“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科技发展对社会有哪些影响?”等。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2.**角色扮演**: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如扮演果园主人、科学家、机器人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故事情节。
**师生互动环节(15分钟)**
1.**教师提问**:
-教师提出问题,如“你们认为科幻小说与生活有哪些联系?”、“阅读科幻小说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等。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导讨论。
2.**小组合作**:
-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出一人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
3.**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科技与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科幻小说对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总结与拓展(5分钟)**
1.**回顾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如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科幻元素等。
2.**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阅读其他科幻作品,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3.**预告下一课**:
-简要介绍下一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未来学习的期待。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提问互动、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