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9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说课稿设计(pdf)(新版)苏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9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本节课结合教材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生物学观念,理解食物链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提升学生的生命观念;增强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学会分析食品安全问题;提高科学思维,通过逻辑推理,理解膳食指南的科学依据;强化社会责任感,认识到个人健康与公共健康的关联,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和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难点:理解膳食指南与个人饮食习惯的关系,以及食品安全与疾病预防的联系。
解决办法: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膳食指南的制定依据,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分析如何将指南原则应用于日常饮食。同时,通过实验演示和互动提问,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探究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突破策略包括:设置问题引导,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组织角色扮演活动,以及提供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食品安全检测工具、显微镜等)。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网络平台、在线教育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食品安全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网络文章。
4.教学手段:PPT演示文稿、实物展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视频,引起学生对食物和健康关系的思考。
2.提出问题:观看视频后,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健康饮食?为什么健康饮食对我们很重要?
3.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健康饮食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饮食问题。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
-讲解膳食指南的概念和重要性。
-介绍我国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如食物多样化、合理膳食搭配、控制能量摄入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膳食指南。
2.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讲解食品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介绍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如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污染、预防措施等。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检测方法。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小组合作:每组选取一种食品,进行食品安全分析,讨论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2.课堂讨论: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环节:针对讲授新课和巩固练习环节,提出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角色扮演:教师和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食品安全事件,进行讨论和解决。
2.互动讨论:针对模拟事件,师生共同探讨如何预防和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健康水平。
2.鼓励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七、总结与反馈(5分钟)
1.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膳食指南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改进。
教学过程流程如下: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20分钟)
3.巩固练习(15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6.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7.总结与反馈(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食品安全科普读物:推荐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食品安全科普书籍,如《食品安全与健康》、《食品安全知识问答》等。
-食品安全相关网站:介绍一些官方或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平台,如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查询系统、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安全相关页面等。
-健康饮食科普视频:推荐一些关于健康饮食的科普视频,如“营养健康”系列讲座、健康饮食指南制作视频等。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书籍,增加知识储备,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实践拓展:组织学生参与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如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健康饮食主题班会等。
-网络拓展: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查找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提高网络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