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13.92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8
总字数:约2.28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说课稿新人教版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围绕“青铜器与甲骨文”展开,以七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为基础,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解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在夏商周时期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早期国家产生的社会变革,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地位。

2.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通过分析实物和文献资料,认识青铜器和甲骨文。

3.增强学生家国情怀,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理解夏商周时期社会变革的历史脉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①

①青铜器的种类、特征及其在夏商周时期的社会作用;

②甲骨文的基本形态、内容及其在古代文字发展中的地位。

2.教学难点,①

①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②如何通过实物和文献资料,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培养历史思维。

①如何将抽象的历史概念与具体的实物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②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讲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基本知识,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2.设计“青铜器博物馆”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考古学家,通过实地“发掘”青铜器和解读甲骨文,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利用多媒体展示青铜器和甲骨文实物图片,结合视频资料,直观呈现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和感性认识。

4.设计小组合作探究任务,让学生分组研究不同类型的青铜器和甲骨文,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从这些青铜器中感受到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青铜器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当时社会文明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与甲骨文。”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

2.讲授新知(20分钟)

(1)青铜器的种类与特征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青铜器图片,如礼器、兵器、生活用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青铜器的种类和特征。接着,教师详细讲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社会功能及其在夏商周时期的作用。

(2)甲骨文的基本形态与内容

教师展示甲骨文实物或图片,介绍甲骨文的基本形态和内容。接着,讲解甲骨文的发现、研究及其在古代文字发展中的地位。

(3)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历史背景

教师结合历史背景,讲解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变革,分析青铜器和甲骨文产生的时代背景。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设计“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竞赛”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回答与青铜器和甲骨文相关的问题。通过竞赛,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青铜器和甲骨文在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以下作业:

①查阅资料,了解一种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或甲骨文,撰写简要报告;

②思考:青铜器和甲骨文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准确地描述青铜器的种类、特征及其在夏商周时期的社会作用。同时,学生对甲骨文的基本形态、内容及其在古代文字发展中的地位有了清晰的认识。

2.能力提升:

(1)观察与分析能力:学生在观察青铜器和甲骨文实物或图片时,能够细致入微地分析其特点,提高观察与分析能力。

(2)史料实证能力:通过学习青铜器和甲骨文,学生掌握了分析史料的方法,能够从实物和文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史料实证能力。

(3)历史思维:学生在学习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变革时,能够运用历史思维,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民族自豪感:学生在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对青铜器和甲骨文产生浓厚兴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文化认同感: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青铜器和甲骨文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了文化认同感。

(3)责任感:学生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树立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4.综合实践能力:

(1)小组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中,学会了与他人沟通交流,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2)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完成课堂小结和作业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