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九年级化学下册 9.3 环境污染的防治说课稿 沪教版.docx
文件大小:16.9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8
总字数:约3.08千字
文档摘要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九年级化学下册9.3环境污染的防治说课稿沪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九年级化学下册9.3环境污染的防治说课稿沪教版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九年级化学下册9.3环境污染的防治”为主题,紧密结合课本内容,从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通过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掌握防治方法,为构建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4.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九年级化学课程中已学习了物质的基本性质、化学反应、物质的分类等基础知识。对于环境污染的相关概念,学生可能有一定了解,但对其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的认识相对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九年级学生对化学学科兴趣较高,喜欢通过实验探究来发现和验证知识。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倾向于动手实践,通过实验操作来学习;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偏好理论学习,通过阅读和思考来理解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环境污染的防治时,学生可能对复杂的环境问题感到困惑,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此外,学生在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和危害时,可能会遇到概念理解不清、逻辑思维不足等问题。此外,实验操作技能的不足也可能影响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教学资源

-实验室设备:试管、烧杯、酒精灯、石棉网、pH试纸、气体收集装置等。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课件、环保纪录片片段、在线环保知识库。

-教学手段:PPT演示、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操作演示。

-课程平台:学校化学教学平台、在线化学学习资源。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环境污染防治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环境污染是什么吗?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展示一些关于环境污染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让学生初步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简短介绍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环境污染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环境污染的定义,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类型。

详细介绍环境污染的组成部分或来源,如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污染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或案例,如雾霾天气、水体富营养化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污染的实际应用或危害。

3.环境污染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污染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环境污染案例进行分析,如某地重金属污染事件、某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环境污染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环境保护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环境污染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如何减少家庭生活用水污染”、“校园环保行动”等。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环境污染防治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环境保护知识。

7.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

目标:巩固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过程: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环境污染防治的短文或报告,内容可以包括个人对环境污染的认识、环保行动的建议等。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在下次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8.教学反思(5分钟)

目标: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