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五单元 危害之中有法护 第15课 灾害事故能自救说课稿 首师大版.docx
文件大小:17.34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8
总字数:约3.49千字
文档摘要

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单元危害之中有法护第15课灾害事故能自救说课稿首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单元“危害之中有法护”第15课“灾害事故能自救”。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灾害事故的类型和特点,掌握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在面对灾害事故时的应急处理能力。教学内容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灾害事故的类型;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逃生和求救的技巧。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法律在保护生命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法治观念;同时,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在面对灾害事故时的生存能力。此外,课程还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能够冷静应对,勇于担当。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之前,已经初步了解了自然和社会的一些基本常识,对灾害事故有一定的认知。然而,关于自救互救的详细知识和技能,学生可能了解有限。他们可能知道一些基本的逃生原则,但对于具体的自救方法、互救技巧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周围资源进行救助,了解较少。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八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与生命安全相关的知识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吸收新知识。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直观的学习方式,如观看视频、模拟演练等;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喜欢通过阅读和讨论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理解自救互救的复杂性和实用性时可能遇到困难,尤其是在面对具体情境时,如何迅速判断和采取正确的行动。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恐惧或缺乏信心而难以在模拟演练中表现出色。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克服这些挑战,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案例,讲解灾害事故的类型和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在不同灾害情境下的自救策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3.实验法:通过模拟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救互救的过程,提高实践技能。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灾害事故现场和自救互救技巧。

2.实物教学:使用安全帽、急救包等实物,让学生直观了解自救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互动软件:运用互动教学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练习自救互救操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真实的灾害事故新闻报道,引导学生思考“面对灾害,我们如何保护自己?”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灾害事故类型,并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自救互救的方法?”

3.学生回答: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自救互救方法,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灾害事故的类型:讲解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灾害事故的类型,并举例说明。

2.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讲解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如保持冷静、快速判断、充分利用周围资源等。

3.自救互救的技巧:讲解逃生和求救的技巧,如逃生路线的选择、求救信号的发出、急救措施的应用等。

4.案例分析:分析真实的灾害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互救。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逃生演练: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救互救的过程。

2.互救练习:分组进行互救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协作进行自救互救。

3.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演练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强调自救互救的重要性。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演练中的感受和体会。

2.学生回答: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学生回答中的问题,教师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救互救的技巧和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在灾害面前,如何保持冷静、勇敢面对困难。

2.社会责任: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灾害面前的社会责任,学会关爱他人。

3.法律意识:强调法律在保护生命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七、总结与作业(5分钟)

1.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救互救的重要性。

2.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教学过程总用时:45分钟

六、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自然灾害自救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