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勤县第五中学八年级体育《接力跑》说课稿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甘肃省民勤县第五中学八年级体育《接力跑》说课稿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接力跑》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身体素质。通过接力跑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接力跑的基本技术,提高速度、耐力、协调性等运动能力,同时增强集体荣誉感和拼搏精神。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体育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提升学生在接力跑中的团队配合意识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规则意识,学会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培养公平竞争的良好品质。同时,通过接力跑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运动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促进身心健康。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八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基本的跑步技能,包括起跑、加速、途中跑等,对于接力跑的基本概念也有所了解。然而,他们对接力跑的技术细节和团队配合的战术策略可能掌握不足。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八年级学生对于体育活动普遍具有较高兴趣,尤其是团队运动。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力量都有一定的基础,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擅长短跑,具备一定的速度优势,而其他学生在耐力和协调性方面可能较为欠缺。学习风格上,学生既有注重动作示范和指导的学习者,也有更倾向于自主探索和同伴互助的学习者。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接力跑的学习中,学生可能面临以下困难:一是技术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如何在传递接力棒时保持稳定;二是团队协作,如何在接力过程中保持协调一致;三是心理素质,如何在比赛压力下保持冷静和专注。此外,由于接力跑对速度和耐力要求较高,部分学生可能在体能上存在挑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接力跑》教学手册,包含技术动作讲解和练习指导。
2.辅助材料:准备接力跑相关图片、图表展示接力跑的站位和动作要领,以及比赛视频片段。
3.实验器材:准备接力棒、秒表、计时器等,确保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设置接力跑练习场地,划分起点和接力区,并准备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奥运会接力跑比赛片段,引发学生对接力跑的兴趣。
2.提出问题:接力跑有哪些特点?如何提高接力跑的成绩?
3.引导学生思考:接力跑需要哪些技能和团队协作?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接力跑的基本技术,了解接力跑的战术策略。
2.教学重点:接力跑的起跑、传接棒技术,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讲解接力跑的基本技术:
-起跑:讲解起跑姿势、起跑信号、起跑后的加速技术。
-传接棒:讲解传接棒的动作要领、时机把握、接力区的设置。
-团队协作:讲解接力跑中的沟通、配合、心理素质等方面。
4.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接力跑的精彩瞬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20分钟)
1.练习起跑技术:学生分组进行起跑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练习传接棒技术:学生分组进行传接棒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团队协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跑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接力跑中,起跑和传接棒技术有哪些注意事项?
2.提问:如何提高接力跑的成绩?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接力跑中,如何保持团队协作?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3.教师总结:接力跑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接力跑精神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体现?
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点评。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接力跑的基本技术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整个教学过程共计45分钟,紧扣实际学情,凸显重难点,解决问题,拓展核心素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拼搏精神。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掌握: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熟练掌握接力跑的基本技术,包括起跑技巧、传接棒技巧和接力区的合理利用。他们在实践中能够表现出稳定的起跑加速,准确无误的传接棒动作,以及高效的合作跑动。
2.身体素质提升:
接力跑是一项对速度、耐力和协调性要求较高的运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练习,身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在速度和耐力方面,学生表现出了明显的进步。
3.团队协作能力:
接力跑强调团队协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