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课以“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为主题,旨在通过分析新航路开辟对全球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教学设计以历史背景、主要交流内容和影响为线索,结合课本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全球视野,培养其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认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新航路开辟对全球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及其经济意义。
2.分析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案例,理解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难点:
1.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复杂性和深远影响。
2.学生分析历史案例时,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
解决办法:
1.通过历史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直观展示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帮助学生建立时空观念。
2.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提升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设计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探究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具体案例,培养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音响系统。
2.课程平台:历史学科教学平台、在线学习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历史地图、图片库、视频资料、在线互动问答系统。
4.教学手段:历史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描绘新航路开辟的地图或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好奇心。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新航路是什么吗?它对世界历史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新知(20分钟)
-**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通过历史图片和简要叙述,介绍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人文因素。
-**食物物种交流的概况**:展示新航路开辟后,全球食物物种交流的示意图,讲解主要物种及其传播路径。
-**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分析食物物种交流对世界农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重点讲解对欧洲、非洲和美洲的影响。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如马铃薯、玉米等物种的传播,分析其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3.巩固练习(10分钟)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新航路开辟对全球食物物种交流有什么积极影响?
2.食物物种交流对世界历史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问题解答**: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新航路开辟对全球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
-强调食物物种交流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启示。
5.作业布置(5分钟)
-**课后阅读**: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思考与讨论**:布置思考题:“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食物物种的交流与保护?”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食物物种交流与保护方面的政策与措施。
知识点梳理
1.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
-地理环境:欧洲航海技术的发展,非洲和亚洲沿海地区的探险。
-经济基础:欧洲商业资本积累,对东方商品的需求增加。
-人文因素:探险家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宗教和贸易的推动。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迪亚士航线:葡萄牙探险家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哥伦布发现美洲: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误认为到达了亚洲印度。
-麦哲伦环球航行: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完成首次环球航行。
3.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欧洲传入美洲:玉米、土豆、番茄等作物传入美洲。
-美洲传入欧洲:烟草、可可、辣椒等作物传入欧洲。
-非洲传入欧洲:咖啡、可可等作物传入欧洲。
4.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
-农业发展:提高了农业产量,改善了食物结构。
-经济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增加了财富积累。
-文化交流:丰富了人类饮食文化,促进了不同文明的融合。
5.食物物种交流的案例
-玉米和土豆的传入与传播:分析其对美洲和欧洲农业的影响。
-烟草的传入与传播:探讨其对欧洲社会和经济的贡献。
-咖啡的传入与传播:分析其对全球贸易和文化的影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