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8 短文两篇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15.6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8
总字数:约2.93千字
文档摘要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短文两篇说课稿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8课《短文两篇》。内容包括《背影》和《最后一课》两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七年级学生已有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相关,通过学习这两篇课文,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1)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阅读《背影》和《最后一课》两篇课文,让学生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分析文本内容;2)增强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3)强化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学会从文学角度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培养审美情趣。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七年级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包括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积累和语法知识。他们能够识别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对一些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学生对文学作品普遍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作品。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自己的努力,逐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在学习风格上,学生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则更倾向于合作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上可能存在障碍,如对生词的识别和记忆困难,以及对复杂句子的理解能力不足。此外,学生在分析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时,可能难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此外,由于两篇课文分别来自不同的时代背景,学生可能对其中的一些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不熟悉,这也是他们可能遇到的挑战之一。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纸质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用于发布学习资料和作业

-信息化资源:网络文学数据库,用于查找相关文学作品背景资料

-教学手段:PPT课件、课文朗读音频、图片资料、小组讨论表格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背影》和《最后一课》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有没有读过关于父爱的故事?或者有没有经历过难忘的师生情?”

展示一些关于家庭和学校生活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感。

简短介绍《背影》和《最后一课》的基本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基本内容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背影》和《最后一课》的基本内容、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过程:

讲解《背影》的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及其作品特点,介绍《背影》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详细介绍《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的作品风格,介绍《最后一课》的背景和主题。

3.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两篇课文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背影》中的经典段落和《最后一课》中的关键情节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篇课文所体现的亲情、友情和爱国情感,以及它们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两篇课文对个人成长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和思想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小组内讨论该问题的不同观点,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两篇课文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小组讨论的主题、观点和结论。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两篇课文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背影》和《最后一课》的基本内容、写作背景、情感表达等。

强调两篇课文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积极作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体验类似的情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背影》或《最后一课》的读后感,以巩固学习效果,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寻找类似的情感体验。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朱自清散文集》:推荐学生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作品,如《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以深入了解朱自清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法国文学史》:通过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