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语文
热点事件:
点火发射!
北京时间月日时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530931F
心点火发射,神十六乘组奔赴苍穹。目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驻空间站已满半年,正在准备迎接即
将到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
神舟十六号乘组是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迎来的首个飞行乘组,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
“
行工程师、载荷专家种航天员类型。
“3
飞行乘组由1名首批航天员和2名第三批航天员组成:航天驾驶员景海鹏和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来自航
天员大队,主要负责直接操纵、管理航天器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载荷专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在科学、航天工程等领域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有丰富
操作经验。
景海鹏担任指令长,他曾执行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神舟十一号任务,而朱杨柱、桂海潮均为首次飞行。
人物事迹:
中国四度飞天第一人——景海鹏
执行次飞行任务,次担任指令长。从“神七”首次太空的天小时分钟飞行,到“神九”的
432202713
天宇宙遨游,再到“神十一”的33天中期驻留……这次,作为中国四度飞天第一人,景海鹏又将奔赴新的
太空任务。
有人曾劝他:“你已经完成次飞行任务了,还值得再冒险吗?”景海鹏回答说:“只要祖国需要,随时
3
准备飞行!”
01
“第一次上太空叫实现梦想,第二次叫超越梦想,第三次叫升华梦想,第四次,我感觉叫创新梦想。”景
海鹏表示,我国载人航天的连战连捷背后,离不开这个伟大新时代。
景海鹏1966年出生于山西运城。读高中时,他偶然在学校报刊栏里看到一位与他同名的空军飞行员的照片,
令他羡慕又景仰,飞行的梦想由此萌生。
1985年,景海鹏通过思想、身体、文化等层层选拔,如愿考入空军第二航空预备学校。经过预校和飞行学
院五年的学习,他顺利毕业,成为一名歼击机飞行员。
1996年,我国开始选拔首批航天员。景海鹏得知这一消息后,全身心投入高强度训练、高压力备战、高风
乘风语文
险任务,只为实现从优秀飞行员到合格航天员的转变。
景海鹏对自己的要求从来都是:“出手就出色、完成就完美。”面对八大类、上百个课目的训练,他更是
日复一日勤学苦练。
“载人航天飞行99.99分和100分永远是天地之别。地面训练,有差错可以重来;太空飞行,永远没有从头
再来的机会。”在景海鹏的字典里,没有“差不多”,只有“更完美”。
02
自2016年完成“神十一”任务后,景海鹏的职务、岗位在变,但25年如一日地飞天备战从未停歇。如今,
“为什么还要继续飞行?”仍是57岁的他被问到最多的问题。
景海鹏对此回答说:“作为航天员,执行飞天任务、出征太空是我们的主责主业,是我的工作。你问我为
什么还要上?我不仅想上,也十分渴望再上太空,要跑好空间站属于我的那一棒。”
为了保证随时出征太空的最佳状态,景海鹏几乎从未在晚上十二点前睡过觉,周末也几乎无休,以惊人的
毅力一次次向着生理和心理极限冲锋。
他调侃自己有个“秘密武器”——一根跳绳。“每天六百个俯卧撑、六百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已经
成了我的标配了。”
目标坚定,时刻接受祖国挑选,在完成第四次向梦想冲锋之后,在景海鹏的心底还深藏着一个最朴素的愿
望。“已经四年了,没有回老家看望过年迈的父母,父母今年已经八十一岁了,四年了。等任务成功之后
吧,我想把这一天攒到任务成功之后。”
中国空间站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