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中作文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19.94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3-28
总字数:约5.22千字
文档摘要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初中作文教学设计

初中作文教学设计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作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作文教学设计1

一、前言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什么文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所以说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去,没有其他的捷径。可见,作文是语言的表达,而语言的表达要以生活为基础。

1.初中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要求

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2.初中作文教学的方向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二、探索在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作文教学要求

1.重视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了让学生的读书活动达到预想的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做法:

(1)海量阅读法

引导学生海量阅读课外书籍,如优秀作文选上的学生优秀作文,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以此接受其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作文能力。

首先,我每个星期利用一次课堂时间让学生阅读一篇优秀作品;每个星期要求学生利用家庭时间阅读两篇优秀作品。其次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好读书卡。由学生记录阅读的时间、作品名称、经典词句或喜欢的段落、阅读感受,并按规定上交检查。以此监控学生阅读内容的落实,积累经典词句或喜欢的段落。

(2)触类旁通的阅读拓展法

向学生推荐阅读一组与课上学的文章相类似的好文章。

如学了一篇《背影》,体会到了在那个特定年代和特定背景下父爱的朴实和真挚的不易。在这前提下,向学生推荐阅读一些旧中国人民生活艰难的作品,体会生存之难。同时再推荐阅读一些关于亲情的作品,感受这一人类永恒主题的深刻含义。

在《故乡》这篇课文学完后,学生还沉浸在鲁迅先生那种对迷茫现实的揭露及对未来的追求的情绪中,适时向学生推荐一些鲁迅先生其他意味深长的小说和犀利尖锐的杂文,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感受一代文豪深刻的思想内涵。

(3)注重语言规律的积累

只有丰富的积累才会形成语感,而锤炼语感就要锤炼对语言规律的感觉。重视早读课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朗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流利地朗诵学完的每一篇文章,积累丰富多彩语句,为写作服务。

(4)加强语言典范的积累

如记诵古今中外精彩的语段、篇章等。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充分利用好学生手头阅读材料,利用早读课、辅导课来指导阅读,特别是名著推荐阅读,少做题,多读书。

2.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坚决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有效教学就是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特别是要关注后进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

(1)开展课堂观察活动,指导学生如何攫取写作素材

教学案例:《扳手腕》作文课堂实录:上课我让学学生相互比比手劲。要求在老师喊出“1、2、3”才可以开始。学生们都准备好了他们间双手已经握在了一起。我喊“1”,但没有喊下去,让学生们观察一下大家现在的样子像什么?学生们说:“像海浪,像三角,像小山……”,通过这一步教会学生的如何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接着我说“这次正式开始了”。我喊“1、2”,然后我马上喊“停”,学生们大笑。我要求学生们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对手。学生们争着介绍对手,不但把对手介绍得比较具体,而且还抓住了对手的个性特点。通过这一步教会学生的如何组织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回准备好了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了”,我喊“1、2”,接着还是喊“停”,学生们都面面相觑。这是我抓准时机说:“你们能说说你此时的心里想法吗?”同学们有的已经领会到了老师的意图。有的学生说:“那时,我在想,我的对手是个女同学,如果我输了,可就难为情了,我一定要赢。”有的学生说:“我的对手学习成绩一直比我差,比赛一定要像学习一样,要赢他”……学生们突然明白了:原来老师在引导我们如何写当时的心理活动。通过这一步教会学生如何把文章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最后我问同学们:“《扳手腕》作文会写了吗?”学生们信心十足地说“会了”。在批阅《扳手腕》这篇作文时,我明显感到学生比以前的作文写得要真实、出色得多,因为他们都写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最新鲜的感受。

(2)组织参观和户外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