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历史趣闻现在用的标点符号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中文里的?.pdf
文件大小:70.22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3-28
总字数:约1.82千字
文档摘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现在用的标点符号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中文里的?

95年前今天,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

导语:

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

《请颁行新式标点

95年前今天,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

——《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

《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诞生,

成了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

1919年4月,以胡适为首,包括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

马裕藻在内的六教授,极不愿看着“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

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

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

通行“,。;:?!——()《》”等标点。11月底,胡适对上述方案作了修

改,把原方案所列符号总名为“新式标点符号”,此年被批准。

古代,因为标点常闹笑话古代,因为标点常闹笑话

标点符号看着小巧,却在书面语言的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在我们使用的标点符号,祖先在欧洲。中国虽然在汉代以前已经出

现标点符号的概念,比如“离经辨志”,即在两句之间隔开一两字来写,

或者用竖线、短横线等标示句子的完结,但是使用上并不普遍,经常

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笑话。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说二》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哀公问于孔·

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

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

也,’非有一足也。”说的是,鲁哀公因为听说“夔”有一只脚,觉得很奇

怪,就问孔子。孔子告诉他说,夔是在尧时期通晓音律,对天下实行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现在用的标点符号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中文里的?

95年前今天,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

导语:

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

《请颁行新式标点

95年前今天,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

——《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

《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诞生,

成了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

1919年4月,以胡适为首,包括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

马裕藻在内的六教授,极不愿看着“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

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

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

通行“,。;:?!——()《》”等标点。11月底,胡适对上述方案作了修

改,把原方案所列符号总名为“新式标点符号”,此年被批准。

古代,因为标点常闹笑话古代,因为标点常闹笑话

标点符号看着小巧,却在书面语言的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在我们使用的标点符号,祖先在欧洲。中国虽然在汉代以前已经出

现标点符号的概念,比如“离经辨志”,即在两句之间隔开一两字来写,

或者用竖线、短横线等标示句子的完结,但是使用上并不普遍,经常

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笑话。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说二》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哀公问于孔·

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

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

也,’非有一足也。”说的是,鲁哀公因为听说“夔”有一只脚,觉得很奇

怪,就问孔子。孔子告诉他说,夔是在尧时期通晓音律,对天下实行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