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习作指导课。本课旨在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一个地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描述自己熟悉的地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通过推荐一个好地方,学生将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提升观察和思考能力,增强审美意识,同时加深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但对复杂问题的理解能力仍有待提高。在语文学习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和基本的语言表达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表达。然而,在写作方面,他们往往面临以下问题:
1.观察能力有限: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不够细致,难以捕捉到事物的特点,导致写作内容单薄。
2.表达能力不足:学生在写作时,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生动,缺乏个性化和创意。
3.创新意识较弱:部分学生在写作时缺乏创新意识,难以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写出有新意的内容。
4.行为习惯有待改进: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不高、合作意识不强等问题,这些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学情,本节课将通过以下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1.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环境,培养观察习惯。
2.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3.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合作意识。
4.重视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写作难题。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讨论法,引导学生理解写作技巧,并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导游,介绍自己推荐的地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视觉感受,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4.通过游戏化的写作任务,如“寻找最佳推荐词”等,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乐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风景优美的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想不想分享一下你的旅行经历?”
3.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激发他们对推荐好地方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10分钟)
1.讲解写作要点:观察、描述、情感表达。
2.分析优秀范文,让学生了解推荐好地方的方法和技巧。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推荐的地方?如何描述这个地方的特点?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小组合作:每组选择一个推荐的地方,进行讨论,并分工撰写推荐稿。
2.学生展示作品,全班同学进行点评,共同学习。
3.教师点评,总结推荐好地方的关键点。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在推荐好地方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教师总结经验。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如果让你推荐一个地方,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3.教师提问:“你认为推荐一个地方最重要的是什么?”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真诚、独特、有说服力。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推荐好地方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哪些品质?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观察力、表达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等。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写作技巧。
2.布置作业: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地方,用所学技巧写一篇推荐稿。
教学时间分配:
导入环节:5分钟
讲授新课:10分钟
巩固练习:15分钟
课堂提问:5分钟
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总计: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中国最美的100个地方》: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激发对推荐好地方的兴趣。
-《旅行文学选集》:收集了世界各地的旅行文学作品,包括散文、游记等,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写作手法,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描绘旅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