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考生须知:
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2、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A、是统一的,因而在表现形式上是同样的
B、是对立的,因而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
C、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
D、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在表现形式上是同一的
3、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围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事物的变化是不顺利和显著
4、()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A、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实现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D、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5、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指()。
A、矛盾畴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
B、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
1
C、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
D、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
6、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A、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B、真理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C、真理的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D、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
7、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的焦点表现为()。
A、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B、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C、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在根据
8、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
A、历史唯物主义
B、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C、剩余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9、从()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
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A、阶级属性
B、立场观点
C、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D、认识成果
10、列宁的物质定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界限的关键在于列宁的物质定义
()。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B、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
C、把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作为物质本身
2
D、正确的处理了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有()。
A、人类社会是自然的历史过程
B、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
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
导意义,它要求我们()。
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
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3、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同一性的有()。
A、同志间的相互帮助
B、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C、磁铁南极和北极的相互依存
D、两个事物的绝对同一
4、“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A、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B、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C、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D、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5、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3
D、剩余价值学说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理性认识
2.社会进步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简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其辩证关系。
2、简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