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实务》案例专项汇编
本科目概述
1.案例考查重点章节
第一篇:起重技术、建筑电气、通风与空调、机械设备安装、电气安装、管道工程
第二篇:特种设备的规定
第三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绿色施工及现场环境管理
2.案例题的考试形式和复习方法
1)考试形式
问答题:如,简述绝缘子的作用
计算题:如。横道图工期计算、成本降低率、调价公司
判断分析题:如,A公司在投标截止之前修改报价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实操题:如,指出图中错误之处?并阐述正确做法。
2)复习方式
问答题:背,抄写关键词,会默写关键词
计算题:历年真题入手(最近5年真题计算题全部做会)
判断分析题:问什么答什么,先判断1分,然后说明理由,不会可以抄背景
实操题:图中文字、数字,一般一图只有2-3个错误
模块一管道模块
【案例一】
背景资料
某安装公司承包一工程施工项目,工程内容主要是工艺管道和钢结构管廊的施工。合同规定,钢材、钢管、阀门等主材由建设单位采购,配件、法兰等辅材由安装公司采购。因工期较紧,安装公司将施工项目划分为标1、标2二个工段,分别由本公司的第一、第二两个工程队承担施工任务。
项目施工到中期,在进行施工进度和质量检查时,项目部发现承担标2工段施工的第二工程队进度严重滞后,且存在材料、配件错用的情况。
据第二工程队作业人员回忆:第二工程队进场较晚,领料时,领取了材料仓库现有的与施工项目相关的钢管、型钢和配件,发现规格型号不全,但材料仓库已经没有与施工项目相关的材料。
检查到第一工程队施工的项目时,施工现场还剩余大量材料。项目部将第一工程队剩余的材料调剂到第二工程队,但施工材料仍然有缺口,处于停工待料状态。第二工程队为赶上施工进度,使用了材料仓库内无标识的钢材、配件,导致施工图纸要求使用合金钢螺栓的用了普通碳钢螺栓。检查中还发现第一、第二两工程队均未向项目部报送过材料需用计划。
工艺管道组焊完成后,直接进行试验,被监理单位以条件不具备为由叫停。
【问题】
1.工程材料进场时,项目部应如何进行材料验收工作?
2.第一工程队在材料的领取和管理中存在哪些错误做法?
3.项目部在材料领发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样纠正?
4.工艺管道试验需要具备条件是?
【答案】
1.工程材料进场时,项目部应根据进料计划、送料凭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进行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验收;
验收工作按质量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规定进行;
验收内容包括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数量、证件等;
验收要做好记录、办理验收手续;
要求复检的材料应有取样送检证明报告;
对不符合计划要求或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应拒绝接收。
2.第一工程队的错误:未事先报送材料需用计划,超限额乱领和多领材料,未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施工后剩余材料未办理退库。
3.项目部在材料领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未对工程队要求上报材料需用量计划并进行审批,对工程的实际需用量心中无数;未建立材料使用限额领料制度,造成工程队随意领料。
纠正:建立和完善项目材料需用量和供应计划体系;严格执行材料使用限额领料制度。
4.①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安装工程已按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安装质量符合设计及有关标准规定。管道的防腐和绝热在试验前可部分完成或不完成,但焊缝和管道的待检部位在试验前不得进行防腐、绝热。
②试验方案已经过批准,并已进行了技术和安全交底;
压力试验所需的液体、气体等试验介质已准备充足。
③在压力试验前,相关资料已经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复查,包括:管道元件的质量证明文件、管道元件的检验或试验记录、管道加工和安装记录、焊接检查记录、检验报告和热处理记录、管道轴测图、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文件。
④管道上的膨胀节已设置了临时约束装置或采用临时短管代替;
管道上的安全阀、爆破片及仪表元件等已经拆下或已隔离。
⑤试验用压力表已经校验并在检验周期内,其精度不得低于1.6级,表的满刻度值应为被测最大压力的1.5~2倍,压力表不得少于两块。
⑥管道已按试验方案进行了加固。
⑦待试管道与无关系统已用盲板或其他隔离措施隔开。
【案例二】
背景资料
某安装公司承包某芯片厂机电安装工程,建筑工程由某建筑公司承包。工程内容包括芯片厂的建筑电气、建筑给水排水、通风空调工程及动力工程等,不含洁净室工艺系统,合同造价为2900万元,主要设备(变压器、配电柜、空调机组、水泵、控制柜等)由建设单位采购,其他设备、材料均由安装公司采购。
项目部进场后,施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深化施工图,重点对动力站的水泵设备及管路(图)的材料选用及安装要求进行讲解,使厂房空调水系统的设备及管路安装按设计要求完成。
同时,安装公司对办公区内室内给水系统(PP-R塑料管)、热水系统(铜管)按规范要求进行了水压试验。工程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