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7.060CCSA47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830—2023
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egionalclimatefeasibilitydemonstration
2023-09-18发布2014-03-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6/T1830—2023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工作流程 2
5论证内容及方法 3
附录A(规范性)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流程 6
附录B(资料性)重点企业对气象要素、高影响天气敏感度调查表 7
附录C(规范性)极端气象参数推算方法 8
附录D(规范性)主要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名称及取值方法 12
II
DB36/T183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樊建勇、徐卫民、彭王敏子、沈竞、姚琳、汪玲瑶、陈琦、辜晓青、温新龙。
DB36/T1830—2023
1
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工作流程、论证内容及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新区、特色小镇等区域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其它规划和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也可参照本文件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840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QX/T423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报告编制
QX/T426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资料收集
QX/T457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
QX/T469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总则
QX/T529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极值概率统计分析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Regionalclimaticfeasibilitydemonstration
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所在区域,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评估,并提出适应、预防或减轻影响的对策及建议的工作。
3.2
参证气象站Referencemeteorologicalstation
与论证区域所在地地理特征、气候特征相同或相似、距离相近、最具准确性、代表性、比较性的有长时间序列数据的国家气象站。
3.3
关键气象因子Keymeteorologicalfactor
对论证区域建设运行有重大影响的单个气象要素或多个气象要素的组合。
3.4
DB36/T1830—2023
2
高影响天气High-impactweather
指对论证区域建设和运行产生直接影响的天气事件,如暴雨、雷电、高温、低温、大风、冰雹、大雾、台风、积雪、冰冻、干旱、连阴雨等。
3.5
极端气象参数Extrememeteorologicalparameter
采用概率分布模型和实测数据推算出的关键气象要素极值。
3.6
大气稳定度Atmospherestability
大气稳定度指整层空气的稳定程度,以大气的气温垂直加速度运动的强度来判定,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六级。
3.7
大气混合层高度Airmixingheight
太阳辐射使低层大气加热对流而形成的对流混合气层的高度,是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主要气象因子之一。
3.8
数值模拟NumericalSimulation
利用相应的气象数值模式,模拟一定控制条件下论证区域主要气象要素及其变化情况。
4工作流程
4.1大纲编制
4.1.1现场踏勘
通过现场踏勘分析论证区域气象灾害或次生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收集区域及其附近气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