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2
DB1305
邢
台市地方标
准
DB1305/T61-2009
无公害食品鲟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64-2009
9”9
路废
有五
2009-10-01发布2009-10-15实施
2009-10-01发布
邢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05/T61-2009
I
前言
本标准由邢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邢台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邢台县农业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红顺、乔顺风、刘卫国、李仁斋、杨雪珍、杨龙、侯增海。
1
DB1305/T61-2009
无公害食品鲟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鲟鱼池塘养殖的环境条件、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和鱼病防治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太行山区域流水条件池塘的史氏鲟、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等鲟鱼类(匙吻鲟除外)的成鱼养殖技术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3环境条件
3.1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3.2水量
水源水量充足,每池注水量≥50L/s,流速(0.1~0.3)m/s,池水交换量6次/h以上。
3.3水温
全年水温变化范围在(2~30)℃之间,最适水温(18~25)℃。
3.4水体溶氧量
水体溶氧6mg/L,低于6mg/L时应有增氧设施或新水源引入。
3.5有害离子限量
氨氮0.5mg/L,亚硝酸态氮0.1mg/L,铁离子0.02mg/L,氯离子不得检出。
3.6pH值
7~8.5。
4池塘
4.1类型
适合流水养殖的石砌池或水泥池,以架设有遮阴篷的为最佳。形状以长方形为宜,并联排列,注排水分开。池底坡降(150~200):1。
4.2面积
每个池塘面积(60~400)m2,长宽比为(8~10):1,以(40×4)m的池型最适于生产操作,水深保持0.6~1.0)m。
2
DB1305/T61-2009
4.3闸门
4.3.1注水闸门
设置三道,第一道为拦截树枝等杂物的铁栅栏,第二道为控制进水量由多块横隔板组成的可调式闸门,第三道为与放养鱼种规格相适应的拦鱼栅。
4.3.2排水闸门
设置两道,第一道为与放养鱼种规格相适应的拦鱼栅,第二道为排污作用和控制水位高度的、由多块横隔板组成的可调式闸门。可调式闸门在距池底(15~20)cm处安装第一块隔板,下部的空间用于排出底部沉淀物和污染物,根据水位高度要求依次加装其它隔板。
5鱼种
5.1质量
放养鱼种要求游泳活泼,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伤、无病、无畸形。
5.2规格
鱼苗:3cm左右;鱼种:30cm以上。
5.3放养密度
可根据苗种规格参照本标准7.3中的表1分池分选方案进行。
5.4放养
5.4.1准备
在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200~250)g/m2彻底清塘消毒。清塘(10~15)d,当pH8时,方可投放鱼种。
5.4.2方法
鱼种下池应在鱼池的上游进行,将储运鱼种的器具缓缓沉入水面以下,让鱼种自由游走,放鱼种动作要轻、要快。鱼种入池前的储运水体温度与放养池的水温温差要求:鱼苗不得超过1℃,鱼种不得超过3℃:否则,应先将储运鱼种的器具在放养池水内进行自然调温处理。
5.5驯化
5.5.1条件
鲟鱼的驯化应在育种池内进行,水温(19~22)℃,水深40cm左右,水量(30~40)L/min。
5.5.2方法
驯化时应采用鲟鱼配合颗粒饲料,饲料粒径(0.5~1.0)mm。宜在饲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活饵如轮虫、卤虫、水蚤及水蚯蚓等制成软颗粒投喂,或用活饵研浆浸泡干颗粒饲料,晾至半干后投喂。及时清除残饵。驯化时间需要(15~20)d。
6饲料
6.1饲料安全指标限量:应符合NY5072的规定。
6.2质量要求:粗蛋白含量应在(40~50)%,碳水化合物含量应在30%以下。
6.3规格要求:饲料粒径应与鱼种口径相适应。
7饲养管理
7.1饲料台
根据池塘面积大小设一个或多个饲料台。饲料台用密目的尼龙布4m2,四角吊起,沉